铺垫做好,景辰进入正题,开始讲打通大苍山,不止能解决粮食问题,更能连接南北水路,使整个大夏的水运从北到南形成一张畅通的大网。
届时,南州与中州不止是整个大夏陆路的中心,亦是整个大夏水路的中心,再配合开通南州府的海运,南州与中州讲成为整个大夏的经济中心,汇集全国的货物运至海外,亦可将海外运回的货物卖至全国。
景辰说到这里众人早已激动难耐,无他——
海上贸易的甜头他们看到了,同样景辰将洛京城建成北地仓储物流中心之后所获得的巨大收益他们更是目共睹。
再加上宋景辰本身就是商业神话一般的存在,凡经他手的生意无不是大手笔,无不是大生意!
至此,众人已经是蠢蠢欲动。
但一想到此工程的巨大难度与花费,又有不少人犹豫不决。
景辰笑道:“诸位都是生意人,收益与风险总是成正比这点简单的道理自不用我多说。
若是各位不想冒险也无妨,朝廷自可将大苍山打通之后整个南州与中州水域一百年的运营权卖出去,将南州府的海贸权卖出去,总能凑齐银子,大夏朝亦不是只咱们南州与中州有人。”
景辰这话一出口,这些人急眼了,一旦运营权和海贸权全都卖出去,还有他们本地人什么戏唱,全被人掐脖子了。
富商大户们急眼,两地知府更急眼,真要如此,显得他们俩也忒无能了些,还不叫人笑掉大牙。
作为一方封疆大吏哪个在地方上没有势力,知府大人一拉脸,再加上景辰方才所说之事一旦发生别说赚大钱,他们现有的利益都保不住,众人纷纷表示愿意投钱。
这些大户们给出诚意,景辰也大方,承诺百年内新运河的运营所得归各位投钱的股东所有。
另,朝廷会在大苍山脚下刻字立碑,将对此项工程有重大贡献之人的名字刻上去以流后世。
如此,朝廷获益,百姓获益,这些投钱的豪商巨贾亦是名利双收。
景辰在不动用朝廷一文钱,不强征徭役的情况下顺利开启如此巨大的民生工程,震动了整个朝野!
赵敬渊在宫中,叫人事无巨细地口述景辰在江南的种种所为,听到精彩处拍案叫绝,令史官一一记载,不可遗漏分毫,骄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便是景辰,天下无双的宋景辰,说一句大夏朝的财神爷也不为过。
……
“史料记载大苍山工程历时五年修建完成,从提出计划到实施工程及至竣工,全程由宋景辰主持完成。
此工程实施过程中几乎汇聚了整个大夏的能工巧匠,期间克服困难无数,最难挖的地段一度停工不前,就在众人灰心绝望之际,宋景辰带人研究出一种名为“爆破雷”的神物,乃在火药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威力之大可破巨石,如此,使得工程得以继续。
这样威力的爆破雷用在当时战争中可谓是降维打击,不知为何没能得以广泛运用,或许是受当时水平所限,种种因素限制了其运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大苍山施工过程中除“爆破雷”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器物,极大推动了当时的制造技术发展……
大苍山工程的修建成功对整个大夏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及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而更为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大苍山工程的主持修建者——宋景辰。”
说到此处,年轻的导游停顿下来,看向周围众人,面露幽默打趣之色:
“关于这位宋景辰的历史资料实在够多够详尽,有人说之所以这般详尽,是因明仁宗对这位贤臣极其喜爱,凡有关宋景辰的功绩必要叫史官记录下来。
也有人说是因当时史官个人对宋景辰的偏爱,凡与他有关之事皆详细记录。
不管是哪种说辞,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号称“大夏财神、大夏第一美男子、大夏第一御用闲人、大夏第一宠臣、大夏第一爱民使、大夏千古功臣……的神奇人物必定是个极其有个人魅力的万人迷。”
导游小姑娘话音一落,周围人俱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咳……咳……”导游小姑娘清了清喉咙,认真道:“这并非是杜撰,宋景辰虽没有留下来画像,但大夏留下来的种种史料无不佐证了他的美貌。
与其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几乎都在正式或是非正式场合赞他含章挺生,丰神秀玉。
据正式的史料记载,明仁宗赵敬渊晚年霸道独裁,抽出腰间尚方宝剑,冷冷直视明仁宗:
“皇上当年赐下尚方宝剑,言此剑下斩佞臣,上打昏君,可是预料到了自己今日用得上?”
明仁宗被弄得当众下不来台,脸色通红,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会大发雷霆不认帐时,却见满头白发的明仁宗从龙椅上起身,一步步走下来,像小孩子般拉着宋景辰半边袍袖道:“一辈子就快走完,还是你好,满朝文武唯景辰是朕的魏征啊。”
人群爆笑,其中一人嚷道:“可叫群臣给冤死了,不是人家不想做魏征,是明仁宗只有对着宋景辰的时候才愿意做李世民呀,哈哈哈……”
导游小姑娘也跟着笑,她道:“可不只明仁宗一人对他双标,当时朝堂杨睿、韩骏、冯仑等重臣无不对他双标。
尤其是以冷血无情著称的杨睿。
史料中曾记载一件小事,说是宋景辰晚年一爱书法、二爱养猫,三爱梅花。某次宋景辰去杨府做客,随口赞了句杨府的某颗梅树长得有特点,花亦特别。
第二日杨睿便令人将梅花移栽至了宋景辰的府上……
由此,足可见这位景辰公子的魅力。
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风头浪尖上的御前第一红人,能做到满朝文武人人都爱宋景辰,绝非只会因其美貌。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