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历史军事>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第417章 晋王武功(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7章 晋王武功(一)(1 / 2)

第417章 晋王武功(一)

夏秋之际,北风乍起,草木折腰。

忻州东南数十里,石岭关向东,小五台山下,李嗣源白袍翻卷立在山石之上,掌中素帛已被冷汗浸透,面色惨白。

却说这位通文馆圣主在云州群山间与九弟李存忠汇合,知晓了义子张子凡确实已落入萧砚手中后,他反将悬心稍定。

这小子被萧砚所擒获,总好归落在不良帅手中,这厮可知晓张子凡背后的各样牵扯,万一由他捅到义父那里,自己可就和被捏住七寸没什么两样了。

且这件事终究属于意料之中,倒不至于让李嗣源如何动色。而令人惊喜的是,萧砚这位年纪轻轻却已贵为秦王的中原霸主,竟然对自己颇为欣赏!不管如何而言,李嗣源都自是庆幸这两年的举措未曾在萧砚那里有所败露。

而此番秦王青眼既开,李嗣源可谓一扫颓丧之态,在振奋之余继续带着女婿和九弟轻骑南下太原。

要知道,自几月前李嗣源奉大帅的命令出塞游说述里朵开始,那位因“重伤未愈”而一直躺在通文馆的圣主,压根就不是他自己,乃是一个可以假乱真的替身,不过是代自己吸引太原目光而已。

此番在阴山失手搞砸的事不提,李嗣源既然已知今后几年的风云当会聚于草原,岂能不早归太原有所准备

天下局势汹汹,在可窥见的未来里,草原这一风云激荡之势当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眼见蛰伏多年的棋局尚有一条生路,就算是死中求活,李嗣源又焉能放过

当下急着回返太原,除却替身一事终究不算稳妥外,他便是盘算着需早借“控扼蕃部”之名,将通文馆的阴影尽快覆至草原,而有如此借口,就算是那位深谙制衡之道的义父,亦难驳此堂堂正正的棋路。

毕竟通文馆所谓的扩展势力,其实不过也是为了军方服务。李嗣源个人在通文馆内部如何有威信,如何大权在握,如何一言而断他人生死,出了门却只能依靠自己官面上遥领的代州刺史这一身份,这是多年来父子二人养成的默契。有晋王本人亲自压着,通文馆看起来自然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岂料待他暗自盘算着自己的良策走至石岭关时,一封从太原发来的奏报却直接将他吓得六神无主,就连不久前登高远眺的远天浓云,这会也好像变成了泼墨向他倾压而来。

“泰山大人”石敬瑭恰才指引着几个侍从,照料好那一自太原而来的狼狈信使,回头看见李嗣源如此模样,心头下意识就是一个咯噔,面上却没什么动色,凑过去小声询问。

李嗣源被这一道唤声喊醒,面上骤然闪过一道寒光,潜意识就想用内力震碎手中的帛书,但眼珠子一沉,只是一言不发的将帛书递给了石敬瑭。

石敬瑭接过去仔细一看,亦是瞬间大惊失色。

原来这字迹潦草的帛书上所言,正是几日前晋王李克用假借家宴之名,请通文馆圣主李嗣源与亚圣李嗣昭赴宴,后在宴上数列李嗣源这些年包藏祸心之举,如阴养死士、图谋世子、储才养望、觊觎王位等十宗大罪,直接当场就给李嗣源判了死罪。

如此未完,晋王转而命李嗣昭于殿上对李嗣源行刑以表忠心,孰料李嗣昭当殿痛斥晋王后暴起反抗,竟然侥幸刺伤晋王腰腹,不过也仅此而已,其人很快就被李存忍率领的“殇组织”当场重创擒拿。

而因李嗣昭拼死为李嗣源抢得了一线生机,居然让后者得以逃出晋王府,但所谓穷途末路,这一仓促之间,也只足够他狼狈逃回通文馆号召馆内门徒奋起反抗。

受李嗣源蛊惑,近千门徒亦聚众对晋王仪仗猛攻,谋逆之举彻底坐实,双方一时激战不下,竟让李嗣源趁乱逃走。而被李嗣源遗弃的通文馆门徒终究是并非战阵之士,转瞬即被驰援晋王而来的鸦儿军杀散。

不过晋王仁义,念及通文馆受李嗣源多年蛊惑,不明其人滔滔祸心才犯下重罪。所谓罪只在贼首,在全国通缉李嗣源之余,亦下诏赦免通文馆全众,并提通文馆礼字门主李存礼为圣主,即刻从潞州回身太原,负责接管通文馆。

只一瞬间,石敬瑭张口结舌,汗流浃背,手足皆不能动。

在他余光之间,李嗣源沉着一张方脸,肤色白皙的脸上似乎隐隐有几分黑气,一双三角眼微微虚掩着,俨然正死死盯着他。

石敬瑭满背都是冷汗,哪里不知此书一来,自己这位岳父大人便已成了晋国的丧家之犬,莫说什么巧借草原之势博取那一线富贵了,只怕在这三晋乃至半座天下都没了立足之地!

人受到极大的刺激后,极有可能会疯的!

所以石敬瑭一念之间,无数心思闪过不提,竟然瞬间折身而去,在李嗣源惊疑的目光下,倏的拔出腰间佩剑,快步朝那坐在地上喝水的信使走去,在后者错愕而仓惶起身的同时,趁其还未有所反应,径直一剑将其腰腹捅穿,如此还不作罢,反手又是一剑在他咽喉处抹过,留下一道血痕。

“石贤侄……!”李存忠在旁边猛地一跳,躲开喷来的几缕鲜血,声音一时都被惊得刺耳起来。

几个照料马匹懒洋洋坐在石头上歇息的侍从也惶然而起,又惊又愣。毕竟于这些人而言,石敬瑭可一向就是个彬彬有礼的文弱书生,何曾见过他此等凶悍模样。

石敬瑭却理也不理这些人,只是折身对着李嗣源抱拳行礼下去:“泰山大人,所谓事有缓急,不说此人如何能寻来此处,便是指使他来送此信的人也有些昏暗不明,目的更是不清不楚。小婿曾闻娆疆蛊术有一寻踪觅迹之法,纵然只是传闻,然如此情景下,小婿以为,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保险起见,泰山大人还请速速离开此地,切莫给他人留有机会!”

石敬瑭这一剑过去,连李嗣源都难免稍稍错愕,不过眼中马上就有一道忌惮之色闪过,而后苦笑一声,走过去扶起石敬瑭。

“贤婿用心良苦,为父岂能不知,当下境遇,何须贤婿如此解释只是这杀人到底未免太果断了些……唉,不说他了,为父现今身陷此局,只怕插翅也难走出三晋了,贤婿还且带着九弟等人自去吧。如若不然,只怕亦要被为父牵连。”

李存忠几人早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且说太原发生了大事,消息毕竟还未传出来,几人就算是脑洞再大也难以想象到李克用会突然对李嗣源下死手,这太匪夷所思了。

“大哥,你与贤侄这是……”

“你且自看吧。”

老九的忠心李嗣源还是信得过的,他将帛书拿给李存忠后,又兀自带着满背凉意开始捋起八字须来,一双细眼微微转动着,不动声色审视着除却李存忠的另外几人,简练提取了帛书上的内容讲给他们听。

众人瞬间慌张起来,李存忠更是又惊又怒,道:“晋王这是莫须有!”

“岳父大人,切莫说什么牵连不牵连的言语。”石敬瑭苦笑一声:“小婿侍奉岳父多年,早已互为一体,难道离了岳父,小婿就能不受晋王猜忌么”

“尔等大可拿我这一颗脑袋回太原。”李嗣源认真道:“义父只是想让我死,尔等只要将我的首级带回,便是大功一件,亦可上表忠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