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瞬间淹没在各种各样的礼物盒和包装中,发出惊喜的尖叫和欢笑声。他们在里面钻来钻去,爬上爬下,拆开这个看看,抱起那个摸摸。
凤昭对一套精致的木工工具爱不释手,季宁则挥舞着耶律齐送的那把小巧却锋利的弯刀(未开刃),模仿着士兵的动作,吓得乳母赶紧上前小心看护。
那个南境小皇子,也笨拙地跟在季宁身后,试图学她爬礼物堆,却一不小心摔了个屁墩儿,坐在一堆柔软的丝绸布料里,也不哭,自己咯咯地笑起来,然后抓起一块亮闪闪的绸缎就往季宁手里塞,嘴里含糊道:“给……给……”
季宁瞥了他一眼,接过绸缎,随手塞回礼物堆,又继续她的“探险”。小皇子也不气馁,继续乐呵呵地跟着。
大人们围坐在宴席旁,看着孩子们在礼物山中嬉闹追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美酒佳肴陆续端上,欢声笑语不断。
季如歌和凤司瑾端着酒杯,挨桌敬酒,感谢远道而来的宾客和辛勤付出的村民。走到耶律齐一桌时,耶律齐豪爽地一饮而尽,大声道:“凤兄弟,季村长!看到孩子们这样,真好!北境越来越好,真好!来,再干一杯!”
气氛热烈而融洽。
夜幕降临,篝火燃起,众人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孩子们也累了,被乳母和下人们带去休息。
一场专为孩子们举办的生辰宴,最终成了所有人的欢乐聚会。久别重逢的友人畅叙情谊,忙碌许久的同伴放松身心,南北东西的人们在此刻抛开隔阂,共同分享着这份难得的喜悦与和平。
季如歌和凤司瑾站在稍远些的地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看着在乳母怀里熟睡的儿子女儿,手轻轻握在一起。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此刻的圆满与温馨,足以照亮前行的方向。北境的故事,就在这代代延续的欢笑与希望中,生生不息。
盛大的生辰宴过后,万福村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空气中似乎依旧残留着那份欢聚的暖意和喧嚣后的宁静。来自各方的宾客陆续启程返回,带着对北境新的认知和与日俱增的重视。
南境的使团是最后一批离开的。那位闹出不少笑话的小皇子,在被乳母抱上马车时,还扭着身子,泪眼汪汪地朝着季宁的方向伸着手,咿咿呀呀地不肯走。
使臣面色尴尬又无奈,几乎是逃也似地催促车队尽快出发。这份“意外”的“亲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向新帝禀报,但无论如何,北境与南境之间那根微妙的纽带,因这场孩童间的闹剧,似乎又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戏剧性。
耶律齐和宁婉儿一家多留了几日。耶律齐与凤司瑾把酒言欢,畅谈草原与北境的未来合作,甚至约好了下次一起去狩猎。
宁婉儿则与季如歌交流着育儿心得,看着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打闹,气氛融洽。他们的离开带着些许不舍,约定日后常来常往。
生活回归正轨,但某些变化已然发生。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