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心里忐忑,让自己尽量不要往坏处想。镇国公府看似军功赫赫,位极人臣,位高权重,可男丁稀少,还尽数戍边。
唯有一个年少的少主,少不经事,被夫人和老夫人当做掌中宝,心头肉,更是传承甄家香火的人种。
甄星辰太过年少,府里即便发生大事,老夫人和夫人也不会和他商量。
甄星辰娘亲知晓婆婆心中的忌讳和担忧,所以也没有朝边关危急上说,好言宽慰。
大约一炷香,夫人从老夫人松鹤轩出来,第一时间吩咐数名暗卫出府打探消息。
天亮了,暗卫没有回府。夫人和老夫人虽不在一起,可她们都在各自的房间,焦急地等待。
等待,事关自己夫君安危,甄星辰娘亲心中不安,当着婆婆没有说,昨夜她和婆婆一样,由于心绪不宁没有睡好,确切说就近乎没睡。听到警钟长鸣,第一时间赶到了婆婆居住的松鹤轩。
望着窗外太阳缓缓升起,甄星辰娘亲有些坐不住,来回踱步。直到一道身影快速闪动,进入她视线, 才坐回去。
“回禀夫人,皇城钟鸣九响,只因边关危急!”
一道身形一闪,隐匿身形,似从没有出现。
不大一会儿,第二名隐卫出现。
“边关危急,皇城已经张贴皇榜,征兵又广积粮。”
暗卫再次消失,夫人心头发紧,都不敢汇报婆婆。
“又是征兵又是集粮,边关危急,危机到了什么程度?”
越是心里忐忑不安,越要稳住,府里主子老的老,小的小,甄星辰娘亲遇到这样的急事,第一时间是告诉自己遇事冷静。
“很多事情一旦发生,急也没用,越急容易出错。这个府里谁都可以躺下,唯独自个儿没有这样的待遇,夫君不在府中,自己得打理好府中的一切。”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隐卫尽数回府,一条条信息汇聚。
甄星辰娘亲脸色苍白,眉头紧锁。
“朝臣上朝,大大小小的官员皆依照官阶大小捐军饷,说是自愿捐赠,按照朝堂上高坐金銮殿黄金宝座上的那位,有谁敢说半个不字?”
事急从权,陛下都命人敲响了皇城警钟,此时所谓的自愿捐赠,就是一个笑话 。但凡长了一点脑子,都会乖乖的配合。
“各府抽调府兵,莫非边关危急,死伤过多?需及时补充兵源。”
“若是按照此条规定,我们镇国公府也要派出一队府兵。”
“夫君作为三军统帅,若真出事,这样的大事,想瞒也瞒不了!”
心头稍加安慰,立即着手府兵的事宜。
听得夫人吩咐,府中侍卫三千,皆积极响应,镇国公府的府兵和其它官员府邸的差距很大,很多都是从军队退下来,久经沙场的杀伐,是无可替代的。
未等朝廷大军出发,镇国公府的一千余名侍卫就早早出发了。带走了充足的粮草,军粮。镇国公府底蕴深厚,这次府兵都是从战场搏杀后退下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携带的物资足够支持万余名士兵一年之需。
夫人如此安排,倒不是要以镇国公府的家底支援整个军队,而是希望自己家的府兵能及时赶到自己夫君身边。
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甄星辰娘亲担心自己夫君安危,动用镇国公府底蕴,为夫君解忧,也是人之常情。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