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伊人和沈如意写信说服了他们师傅,让他在江湖上说了句似是而非的话。
从侧面印证了这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并放出话说,他也打算去那边的岛上看看。
他甚至还说,“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了解到东海王之所以回了京城,不在他的封地长待。
就是故布疑阵用的,用来转移众人注意力的。而官家已经派了自己的人去挖矿了。”
这么一说,信的人就更多了。
要说最近一段时间哪个行业最热,一定是造船业。
有些单子都快排到后年年初了。
大家都在为出海做准备,对此沈如意还算满意。
最后连小郡王他们都不知怎么的也听说了这事,专门跑过来问沈如意这事的真假。
沈如意回答的是:“没有的事,根本没有这回事,怎么可能有宝贝呢?
那地方穷的跟啥似的,不可能有宝贝,若那地方有宝贝我肯定留下来挖宝,而不是回京城。”
“有人传你上次回来的时候带了好多金银珠宝,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没有的事,那地方可穷可荒凉了,哪来的金银珠宝,没有的事。
我上次带回来的不是什么金银珠宝,是那地方的农产品,当种子用的。”
“你糊弄鬼呢,你跟户部尚书交接农产品?”
“真的,没骗你,不信的话你们自己去岛上找啊,我又不介意。”
结果沈如意否认的越快,别人越不信。
觉得东海王的话一定要反着听。
于是,连京城的这些人家都动了心,打算也派人过去看看那边究竟有什么?
就当是做到心里有数吧。
后来不知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既然那么多人去那边了,我是不是能去那边开个酒楼啊。”
接着又有人觉得他该去那边开个客栈去,他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既然酒楼有了,客栈有了,我去那边卖成衣应该不错吧?”
“有道理,那我干什么,总不能把我祖传的棺材铺搬哪里吧?”
“为什么不行呢?你想想,只要你去的早,你就是那个岛上的独一份生意,独一份生意都好做,铁定赚钱。
我可是听说那里人大多都是火葬、水葬的,很少用到棺材铺的,若你去了生意肯定好。”
“那我呢,我是不是该把打铁铺给搬过去?万一哪里没铁矿呢?”
……
不知何时,几个小商贩的对话被人给传开了。
众人恍然大悟,他们怎么忘了呢,新地方的机遇才最多。
现在那块地方也是咱大历朝的疆土,倭寇住得了,自己自然也去得。
何况现在的倭寇可是下等子民,自己过去那边了是不是也能奴役奴役他们,顺便报报仇。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动了想去那边看看,顺便看能不能找到好商机的想法。
有些人想过去,只是好奇海那边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就是纯好奇想看看。
有些人纯粹是对倭寇感兴趣,想看看对方是不是三头六臂。
沈如意自家的船厂现在也繁忙的一批。
特意为师傅造了两艘稍微小一点的海船后,又承接了好多造船生意。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