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后世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事看多了,沈如意都不自觉的阴谋论了。
有些男人狠起来连他自己都能拿来做局用,更别说孩子了。
反正孩子又不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没有这个,还有另一个。
只要他自己在,他就能有无数个孩子,所以根本就不在乎这么一两个的。
何况不是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的,好多男人他谁都不爱,只爱他自己。
为了他自己,他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能被牺牲。
就比如那些再婚夫妻,为啥都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还不是亲爹自私自利,为了讨后面的女人欢心,为了床上的那点欢愉。
以虐待和牺牲亲生孩子的利益为代价做投名状,希望后娶的女人能对他有个笑脸。
有人说是男子的性格太弱,后娶的媳妇太厉害,他管不了才导致的。
要沈如意说这都是屁话,不是他性子弱,也不是他不敢管或者管不了。
只是因为这个罪不是他在受,他不在乎罢了。
但凡涉及到他自身的利益了,你看他急不急。
不信的话,你让他亲自挨几天饿挨几天冻试试,让他自己受对方的白脸和摔摔打打试试。
看他是否受得住?
大概率受不住,一点都受不了,别说摔摔打打了。
让他别碰后娶媳妇的身子这一条他都忍不了一天,更别说其他的了。
他的本质不是懦弱,而是自私自利。
非要给自己找个不得已的借口,好像有这么个借口在,他在舆论上能多少好看一点。
就像有些人形容他那无语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总爱说父母中的一方特别强势,一方特别可怜什么的。
要沈如意看,根本没有可怜这一说,人家是愿打的愿挨。
若真的可怜早反抗了,能等到今天?
一方的强势难相处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另一人有意或者无意给特意惯出来的。
说不定人家就喜欢这个模式呢。
不然若有心反抗,还能反抗不了?
只是人家觉得反抗的代价比不反抗的代价大,反抗不划算。
或者说不反抗在他(她)心里的收益更大,所以他(她)才维持了这么一现状。
说白了,都是权衡利弊下的选择。
用性格或者性子的缺陷来掩饰自己的自私自利罢了。
王姨:“我知道了,我过会儿直接回娘家,跟我爹在商量商量。”
“好。”
这次回去的时候,长乐看着给小胖墩装了整整两车吃的和玩的东西。
还嘱咐了好一会儿,就怕小胖墩回家受欺负。
小胖墩临走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掉金豆豆,最后在依依不舍中被他娘强行抱上了马车。
不强行抱走不行啊,再这么继续伤心下去,就走不了了。
孩子就这样,谁对他好,他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送走小胖墩后,山庄的日子再次恢复了平静。
而沈如意出行的日子也敲定了下来,三月初二易出行。
官家还给配了三个打下手的官员,一文官一武官,还有一太医。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