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我陈峰呢?我那么大个陈峰呢?他去哪了?合着这意思是,像陈峰那么大的腕,他在这部基本都是由路人甲组成的电影里面,还真特么就是个打酱油的啊?”
当影迷们看到周裕因为实在没钱给妹妹治病,只能去工厂、夜店甚至是工地上寻求一份日结工作而各种卑微的求人的时候
所有影迷们心里最想说的,大概就是这段话了
没错,陈峰的出现确实小小的振奋了一下快被剧情整自闭的影迷们,同时,他和周裕的那段只有两分钟的对话,未来也确实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
可是,周裕哪怕没穿越前他都一直觉得,像原片主角克里斯这样的人吧,虽然很惨,但是现实生活中比他惨比他困难的人比比皆是
因此,虽然原版《当幸福来敲门》拍的很经典,剧情也很励志,但是用周裕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拍的其实还是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当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是就算这部电影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那也只能说克里斯的现实原型,当年过的其实还行,对照绝大部分现实的话,其实克里斯并没有真到了完全活不下去的地步
因为克里斯在电影里之所以过的很窘迫,完全就是他自己的选择造成的
如果他不是为了要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而选择去证券公司应聘经纪人的话,他也不会半年都没有收入
在半年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克里斯都能挺过来,那如果他不执着于这个经纪人工作,而老老实实的像其他底层民众那样去做一些真正底层民众做的工作呢?
当然,如果克里斯真的选择放弃的话,那又不可能会有这部《当幸福来敲门》的问世了
简而言之,原版的《当幸福来敲门》固然是神作,可是就它的故事本身来说呢,又有点过于理想了,哪怕它是真实故事改编的,那也只是现实生活中极少部分的偶然成功事件
这样的事件并不能代表绝大部分真正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
虚假的现实:主角在绝境的时候,上帝总是会给他开一扇窗
真实的生活:当你陷入绝境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有下一个更大的绝境在等着你
原主的故事就是真实的生活,而且是符合绝大部分底层民众真实生活的现实故事
所以他的故事中没有贵人,也没有所谓的机遇,有的只是冷冰冰的现实和沉甸甸的责任
因此,如果说原片主角克里斯还有退路的话,那么当年的原主,那是真的完全没招了
……
由于周裕一直没有找到好工作,再加上周小小的病情也在不断加重,所以哪怕周裕兄妹已经从电影开头的豪华公寓搬到普通的住宅区了,在双重压下,他们兄妹俩也不得不再次搬家
于是电影经典的一幕又来了
还是电影宣传照一样的镜头,不同的是,这次周裕背吉他的右边肩膀的手上,多了一口旅行箱
这次搬家之后,周裕兄妹的噩梦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而电影剧情也是随着周裕兄妹入住那个用纸板隔出来的所谓房间之后,彻底迎来了高潮
之前,周裕曾经就这部电影的场景布置痛骂过一次张凯
因为张凯作为一个家境不错的新人导演,他从来就没接触过像周裕剧本里给他描绘的那种“破烂不堪的民房”啊
所以当初在布置这种所谓的“破烂不堪的民房”的时候,他也就是在周裕兄妹第一次搬家之后住的那栋普通住房的基础上稍微做旧了一点家具而已
而正是这种程度的修改,惹的一向对电影非常严格的周裕大发雷霆
但是那其实也真不怪张凯,因为他哪里能想到,周裕剧本里所谓的“破烂不堪”,就真的会破烂到那种程度啊
用他看完周裕亲自布置的场景之后的话说就是:
“这,也是人住的?”
没办法,就周裕兄妹俩当时的情况,说的好听点是穷困潦倒,说的难听点其实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一个月三十块钱的房子,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光是张凯没能想到,就连正在观影的影迷们也没能想到,所以当影迷们看到周裕兄妹的“新房子”之后,几乎全世界所有影院都发出了一声惊呼,这其中,以华夏这边的电影呼声最大
这不奇怪,因为这部片子是以华夏为背景的,华夏人更了解华夏这边的的国情,所以他们的反应才会更大
事实上,仅仅是从住的环境上来说,华夏的影迷们倒也不至于有会反应那么大反应,主要就是周裕在这里面安排的剧情,实在是太……
其实偶像剧那一套吧,虽然很多知名导演都瞧不上,但是如果从广大影迷们的观影感受上来考虑的话,你别说,那一套还真挺符合大多数人的胃口的
至少,按照传统来说,他们比较容易接受,不会显得一惊一乍的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别着急,举个例子各位就能明白了
狄龙老师各位都认识吧?就是《英雄本色》里面饰演宋子豪的那位
就这位的咖位吧,在整个港岛娱乐圈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甚至可以说,就连成龙大哥,在这位面前估计都得叫一声前辈
没办法,因为人家狄龙老师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凭借着古龙先生的那些经典武侠小说翻拍的影视剧,火遍了整个港岛了,而那时候的成龙大哥可还是个小配角呢
从娱乐圈地位和声望上来说,他绝对可以算是巨头中的巨头
娱乐圈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倒也说不上是歧视或者看不起之类的,但是当影迷们看到娱乐圈的某些作品里面出现某些人或者事的时候,他们的某些反应,你又不得承认,歧视这东西吧,还真是存在的
这种所谓的存在呢,并不在那些影视剧本身,而是在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人人平等,职业不分贵贱”的影迷们自己的心里
不理解?
那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当大家看到狄龙老师出现在《乡村爱情》这种“土的掉渣的”电视剧里面的时候,很多人都惊愕的说不出话来,甚至像“狄龙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竟然还会出演《乡村爱情》”这种话会成为一种主流观点呢?
既然都说人人平等,职业不分贵贱,那作为演员的狄龙老师,按理说他出现在任何华夏影视剧里面,都是合情合理的才对啊
可是,为什么大家在看完狄龙老师在《乡村爱情》里面的表演之后,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看他的表演如何,而是生出“狄龙也会出演这种剧?”的惊愕的想法呢?
细品这句话,难道大家不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歧视吗?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在说“这种土嗨剧配不上狄龙的身价”吗?
当然,有些剧吧,因为本身演员咖位比较低,所以如果能找来某个大明星出演的话,观众们也会有类似惊愕的想法
可是这种惊愕和狄龙老师出现在《乡村爱情》里面的这种惊愕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真要说到咖位和知名度,赵本山未必还比不上狄龙?
所以,这种惊愕,其实就相当于是一种歧视,一种观众们自己在心里给自己设定的歧视,和人家演员本身以及影视剧本身没半毛钱关系
也就是这部戏当初找的是狄龙老师哦,这要是把发哥给找来,天知道会毁了多少人的三观
其实这种所谓的歧视吧,在娱乐圈里面一直都存在,而且都是观众们自己在心里给自己整的,和娱乐圈的演员以及作品,没任何关系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明星嘛,活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久而久之,那些只能通过影视剧或者新闻媒体了解他们的普通粉丝们,可不就是容易在心里给他们打上某种特定的标签嘛
比如狄龙老师,他出演的都是一些“高大上”且“上得了台面的”高逼格影视剧,而《乡村爱情》这部剧里面的所有演员包括赵本山老师在内,他们可不就是靠着出演那些“土嗨到家”的影视剧为人所熟知的吗?
所以他们身上这标签,可不就是这样被观众们给打上了吗?
土嗨和高大上凑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吧
所以大家才会生出一种“狄龙也会出演这种电视剧”的惊愕想法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