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虽然是个地道的山沟子,可环境还是不错的,物产也算丰富。
听村里的老人说,在饥荒年代,靠着大山村里的日子还能过得去,至少全村没饿死过人。
在那个易子而食的年代,能够保住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村里人对北山屯很感激。
尤其是这几座大山,很多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要敬畏大山,进山后话不能乱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伐树,更不能打猎。
当年啃了太多的树皮,林子里的小动物也被杀了很多,便是王凡经营的那个大鱼塘,据说当年水里连一两大的小鱼都吃光了。
所以生活质量提高后,村里人一致认为应该反哺这里的山山水水,大山里的小动物也没人捕了,便是鱼塘的鱼都讲究一个良性捕捞。
王凡领着三个女孩子,一边走一边讲述着村里的陈年往事,他说的很平淡,可在刘依诺几人的耳中,真的如平地起惊雷。
故事书里的文字,读起来意境深远,可永远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王凡的话很朴素,就像面前的这座大山一样,甚至没有一个优雅响亮的名字,却带给她们深入骨子里的震撼。
这一刻她们突然间觉得这座山更加高大了,没来由的多了几分敬畏。
“凡哥其实你们可以筑一面石碑,把村里的规定写上去。”
刘依诺换了一身紧身的棒球服,她摘下棒球帽,言语间对这座大山充满了敬畏之心,她深吸了一口气,神色郑重的看着王凡。
嗯?
王凡挑了挑眉梢,稍稍思索后,觉得刘依诺说的很有道理,村子的人口在逐年减少,很多搬走的人哪怕会回来祭祖,可是长久以往对北山屯归属感越来越低。
尤其是涉及到村子里的一些风俗,年轻人哪里会懂,即便是他也是通过口口相传才了解的,但是如果筑碑铭刻,意义就不同了。
不过他想法比刘依诺要多一些,不仅要给大山筑碑,整个北山屯所有地方都要给后人留下警示作用。
这件事可能和修路比起来不算什么,但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
“这座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药材,平日里很多村民也会以采药贴补家用。”
王凡自幼就认识很多草药,而且修习混沌决后对草药更加敏感了,他几乎一上山就能把周围一公里的草药探查个差不多了。
他用手指着一颗何首乌的根茎,耐心的给刘依诺几人介绍了起来,尤其是何疏影听的非常认真。
何疏影自幼跟随家里做草药生意,虽然不是老中医,可是对每一种药材的药性几乎是了如指掌,所以她不时的提出问题。
“凡哥,中医的没落是因为传承断代了吗?”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从外行的角度看,确实如同断代了一般。”
“那就是说这不是断代的问题?可是现在好中医真的不多啦!”
陈悦深受其害,她找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各种药也是吃了一大堆,可最后王凡十分钟就治好了,这不是断代是什么?
“是因为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