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瑞快步上前,一手扶着王老汉的肩膀,阻止他起身相迎,而后,便在椅子前蹲下。
“海瑞来请您老去赴宴啊。”
“海大人,老汉我都九十多岁了,吃什么山珍海味都品不出味道了……”
“老人家,南京御膳房已备下八珍糕?那糕点入口即化,香醇可口,最适合您这牙口,也能品出味道。”
“虽然老汉不识多少字,但也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这平白无故去吃皇帝一顿宴席,不妥不妥……”
“当年您在田间劳作,为朝廷纳粮,如今该是朝廷回报您的时候了。”
王老汉翕动着仅剩三颗牙齿的嘴,漏风的声音带着迟疑:“海大人......老汉这副邋遢模样,进了皇宫......岂不是给大明朝丢人……”
“您这满头白发,便是最好的冠冕,圣上想见的,不是华服绸缎,而是您这般历经沧桑的长者。\"
他转头望向院外追逐的孩童:“您看这些孩子,若能让他们亲眼见到九十岁的老寿星被圣上嘉奖,日后定会记得,这太平盛世,是你们这般勤恳的百姓一锄一犁耕出来的。”
保长在旁连连点头,急得直搓手:“对啊!您去了就是给咱全村长脸!\"
王老汉原本还是想要拒绝的。
可他又不想让海瑞白跑一趟。
他望着海瑞诚恳的面容,想起年轻时在田埂上听过的清官故事,想起饥荒年间朝廷开仓放粮的传闻。
风掠过老槐树,新抽的嫩芽簌簌落在他肩头,像是岁月的轻吻。
“罢了.....罢了……”老人颤抖着抓住海瑞的衣袖。“就当......就当替死去的老伴儿,看看这太平年景......”
“保长啊,您刚刚答应我的二两银子,还算数吗?”
“算数,算数……”
为了提高积极性,应天府也是花了大价钱,除了赏银之外,办的好的,还给各地的县令履历上报优。
对于这些,海瑞是知情的。
海瑞望着王老汉松垮却终于舒展的眉头,眼角的皱纹里漾出笑意:“既如此,今日能否叨扰老人家一顿家常便饭?一路走来,肚子确实有些饿了……”
话音未落,保长已拍着胸脯抢上前,腰间的旱烟袋随着动作叮当作响:“使不得使不得,海大人屈尊至此,咱们镇子上定要摆开流水席,让乡亲百姓都过来吃席……”
他搓着粗糙的手掌,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海瑞:“您若不嫌弃,我地窖里还藏着坛十年的女儿红,定能陪大人喝个痛快……”
海瑞抬手止住保长连珠炮似的话语,长袍风中轻轻晃动:\"家常便饭就好,莫要铺张。\"
王老汉颤巍巍地撑着竹椅扶手,枯树枝般的手指指向里屋:“老二家的!”
沙哑的嗓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去把后院腌的腊肉切半条,再煮些新收的稻米!”
话音未落,西厢房的木门吱呀推开,系着蓝布围裙的妇人探出身,围裙上还沾着早上揉面的面粉。
保长挠着后脑勺嘿嘿一笑,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身就跑:\"我这就去村口老李家割二斤五花肉!再摘些水灵灵的青菜!\"
他的布鞋在青石板上踏出咚咚声响,转眼就消失在老槐树的阴影里。
三月的风裹着柴火香掠过庭院,将这一刻的暖意,轻轻揉进了南京城的暮春里……
………………
第二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