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洪荒:截教女仙> 第921章 比丘劫难,佛道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1章 比丘劫难,佛道之争(1 / 2)

唐僧师徒离开狮驼国后,继续西行。

时值寒冬,岭头梅花初绽,池面结起薄冰,红叶飘零,唯有青松依旧苍翠。

一行人顶着凛冽寒风前行数月,忽见前方出现一座城池。

唐僧勒马问道:“悟空,前方是什么地方?”

孙悟空跳上云头观望片刻,回落地面答道:

“师父,到了便知。若是王国都城,需倒换关文;若是普通州县,直接通过便是。”

说话间已到城门外。

唐僧下马,师徒四人走进瓮城,见一个老兵正倚着向阳的墙根打盹。

孙悟空上前轻推,叫道:

“长官醒醒。”

老兵猛然惊醒,睡眼惺忪间见孙悟空雷公脸模样,吓得跪地磕头:

“雷公爷爷饶命!”

孙悟空笑道:

“莫要胡说!我是东土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初到贵地,不知此处是何所在,特来问询。”

老兵这才定神,赔罪道:

“长老恕罪。此地原名比丘国,如今改叫小子城。”

孙悟空转身回报唐僧。

唐僧疑惑道:“既称比丘,为何又叫小子?”

猪八戒插嘴:“想必是老国王驾崩,新君年幼,故称小子城。”

唐僧摇头:“断无此理。我们进城再打听。”

沙僧也道:“那老兵被大师兄吓得不轻,说话难免有误。还是进城问问明白。”

四人穿过三重城门,来到繁华街市。

但见酒楼歌馆人声喧闹,彩铺茶房帘幕高悬。

万户千门生意兴隆,六街三市财源广进。

买金贩锦的客人络绎不绝,争名逐利之徒熙熙攘攘。

市容整洁,秩序井然,俨然太平盛世景象。

然而奇怪的是,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鹅笼,外罩五色彩缎遮幔。

唐僧诧异:“徒儿们,为何此地人家都在门口放置鹅笼?”

猪八戒左右张望,笑道:

“师父,今日定是黄道吉日,适宜婚嫁会友,这是在行礼呢。”

孙悟空摇头:

“荒唐!岂有全城同时行礼之理?其中必有蹊跷,待俺老孙查看一番。”

唐僧忙道:

“悟空,你相貌凶恶,恐惊扰百姓。”

孙悟空笑道:

“师父放心,我变化了去。”

说罢念动咒语,化作一只蜜蜂,飞向鹅笼,钻入幔中察看。

只见里面坐着都是一些五六岁的孩童,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啼哭,有的在吃果子,有的在睡觉。

孙悟空连看八九家,笼中皆是男童,不见一个女孩。

现回原形,回报唐僧:

“笼中都是不满七岁的孩童,不知何故被关其中。”

唐僧听了,满心疑惑。

这时师徒四人转过街角,看见一座衙门,上面写着“金亭馆驿”。

唐僧高兴道:“徒弟们,我们进这驿馆去,一来问问地方情况,二来喂喂马,三来天色已晚,正好投宿。”

四人走进馆驿,驿丞闻报迎出,相互见礼后,唐僧说明来意。

驿丞命人奉茶,安排食宿。

唐僧谢过,问道:

“今日可否面圣倒换关文?”

驿丞道:“今日已晚,明日早朝方可。诸位先在驿中歇息。”

安顿妥当后,唐僧忍不住问道:

“贫僧有一事不明,望赐教。贵处养育孩儿,不知有何特别习俗?”

驿丞道: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孩童,无非父精母血,怀胎十月,生下后哺乳三年,渐渐长大,与别处并无不同。”

唐僧道:

“方才进城,见街坊人家门口皆设鹅笼,内藏小儿。此事蹊跷,故有此问。”

驿丞脸色顿变,附耳低语:

“长老莫问,莫管,莫理会。请早些安歇,明日赶路便是。”

唐僧执意追问,驿丞无奈,屏退左右,在灯下悄声道:

“此乃当今国王无道之事,何必多问!”

唐僧坚持要问个明白,驿丞只得实言相告:

“三年前,一老道携一绝色女子入宫。那女子貌若观音,年方二八,被国王纳为美后。自此国王沉溺美色,不理朝政,如今已是形销骨立,命在旦夕。太医院束手无策,那老道被封为国丈,称有海外秘方可延寿,只是药引需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用。这些鹅笼中的孩童,就是选中的药引。百姓惧于王法,不敢反抗,只得编造谣言,将比丘国改称小子城。长老明日面圣,切莫提及此事!”

唐僧闻言,吓得骨软筋麻,泪如雨下:

“昏君!昏君!贪欢爱美,自取其祸,为何要伤这许多小儿性命!”

猪八戒劝道:

“师父何必为他人的事烦恼?他伤的是自己的子民,与我们何干?快些歇息吧。”

唐僧泣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本,眼见这无道之事,怎能不悲?”

沙僧道:

“师父莫急,明日面圣时见机行事。或许那国丈是妖邪,假借药引之名欲行不轨。”

孙悟空笑道:

“沙师弟言之有理。师父放心,明日老孙随你入朝。若那国丈是人,我以正道点化他;若是妖,我就拿了他,救这些孩童性命。”

唐僧大喜,躬身施礼:

“此计大妙!只是面圣时不可贸然提及,以免惹祸。”

孙悟空道:“老孙自有分寸。今夜先将这些孩童移出城去,教他明日无药引可取。”唐僧连声称善。

孙悟空吩咐八戒、沙僧守护师父,自己来到空中,念动真言。

叫声“唵净法界”,把城隍、土地、社令、真官,以及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神,都拘到空中,众神施礼道:

“大圣,不知深夜相召,可有急事?”

孙悟空说明原委,命众神将全城鹅笼连带孩童一并移出城外,安置在山林深处,好生照看。

众神领命,各显神通。

顿时满城阴风骤起,惨雾弥漫。

家家户户的鹅笼在神不知鬼不觉间被摄走。

孙悟空回驿馆报信,唐僧感激不尽,师徒四人方才安歇。

次日清晨,唐僧准备入朝。

孙悟空变作蟭蟟虫,藏在师父帽中。来到朝门,黄门官通报后,国王宣唐僧进殿。

只见国王面容憔悴,精神萎靡,说话有气无力。

唐僧献上文牒,国王勉强用了印。

正要问话,忽报国丈到来。

国王忙下龙床相迎。

唐僧侧立一旁,见一老道大摇大摆上殿。

但见他:

头戴淡鹅黄云锦巾,身着沉香色鹤氅。

腰系三股攒绒带,足踏云头履。

手拄九节盘龙杖,胸挂团花锦囊。

面如美玉,须发苍然。

金睛似火,长眉入鬓。

步履生云,香雾缭绕。

那国丈来到宝殿前,根本不行礼,昂首挺胸直接走上殿来。

国王欠身道:“国丈仙驾,今天这么早降临,真是欣喜。”

就请其在左边的绣墩上坐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