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我被不在了> 第445章 生机药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5章 生机药方(2 / 2)

“让开点,给孩子透透气。”扁鹊一边说,一边解开孩子身上的粗布褂子。孩子的胸口烫得吓人,皮肤上起了些淡紫色的斑点,像撒了把碎胭脂。他让旁边的妇人取来新鲜的荷叶,不是整片敷上,而是撕成细小的碎片,和着捣好的金银花泥,轻轻敷在孩子的额头、心口和手腕内侧——这些地方血管密集,能更快地带走热量。

“拿银针来。”扁鹊对身后的爱德华说,声音沉稳得像块石头。爱德华立刻从医疗包里取出一套消毒过的银针,递了过去。扁鹊捏起一根最短的银针,在火上燎了燎,看准孩子的人中穴,快而准地刺入,又轻轻捻转了几下。

庙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火堆里艾草偶尔爆出的“噼啪”声,和妇人压抑的啜泣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连呼吸都放轻了,仿佛怕惊扰了这脆弱的生机。月光从庙顶的破洞里漏下来,在孩子脸上投下一块菱形的光斑,随着云动轻轻晃动,像只温柔的手在抚摸。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扁鹊缓缓拔出银针,针尾带出一丝极细的血线,落在孩子的下巴上。奇迹般地,孩子的抽搐渐渐停了,紧绷的四肢慢慢松弛下来,喉咙里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像小猫的叫声,眼睛也慢慢睁开了条缝,虽然依旧浑浊,却有了焦点,正呆呆地望着庙顶的破洞。

“活了……活了!”妇人一把抱住孩子,哭得泣不成声,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孩子脸上,“谢谢你!谢谢你啊老大夫!你是活菩萨转世啊!”

栓柱紧绷的肩膀突然垮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抹了把脸,满是烟灰的脸上竟有了泪痕。石头和铁蛋也松了口气,铁蛋手里还攥着那罐金银花露,罐口的木塞掉在地上,发出“咚”的轻响。

“乡亲们!”栓柱突然站起身,朝着庙里的众人喊道,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响亮,“这位老大夫是真有本事的!咱们听他的,肯定能挺过去!”

一时间,破庙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磕头声,那些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朝着扁鹊的方向叩拜,额头撞在坚硬的泥地上,发出“砰砰”的闷响。他们的脸上、手上满是污垢和伤痕,眼神却亮得惊人,像黑夜里突然亮起的星。

扁鹊连忙扶起众人,掌心触到他们粗糙的皮肤,有的布满老茧,有的缠着布条,有的还留着未愈的冻疮,却都带着滚烫的温度。他看着眼前这些人,突然觉得,那些刻在竹简上的医理、藏在金匮里的秘方,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医道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不是悬壶济世的噱头,而是散落在田野间、生活里的智慧,是危难时伸出的手,是绝望中燃起的火。

“栓柱兄弟,”扁鹊指着墙角堆着的草药,那些艾草、金银花、板蓝根被分门别类地捆好,挂在墙上,像一串串绿色的风铃,“这些东西,比什么名贵药材都金贵。”他蹲下身,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简易的药方,“绿豆、甘草、金银花,这三样一起煮水,大火烧开,小火再熬一刻钟,大人小孩都能喝,能清血热;要是咳嗽带血,就加些白茅根,茅根要去须,洗干净切段,和药一起煮;要是烧得厉害,就用荷叶捣泥敷在额头,记得要勤换,保持清凉……”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着如何辨认草药:“你们看这金银花,开黄花的是已经老了的,要采那些刚开的,带点紫色的,药效才足;板蓝根的根要选粗壮的,表皮光滑的,那些有虫眼、发黑的不能用;艾草要采叶多茎少的,闻着辛辣味重的才好……”

月光下,破庙的火光摇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像一幅流动的画。艾草的青烟袅袅升起,缠绕着这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生命,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生的希望。爱德华看着扁鹊的身影,看着他被火光映红的侧脸,看着他耐心讲解的样子,突然觉得,那些复杂的量子模型、精密的病菌图谱,在这一刻都不如这破庙里的生机来得真切。

或许,对抗瘟疫的终极答案,从来都不在实验室的仪器里,也不在太医署的账本上,而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人们心中——那股在绝境中求存的韧性,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才是最强大的“药方”。

夜渐深,艾草的香味弥漫在整个破庙,混合着药汤的甘味、烟火的焦味、汗水的酸味,竟透出几分安宁。扁鹊坐在火堆旁,看着渐渐睡去的人们,有的还在低声咳嗽,有的眉头紧锁,却都呼吸平稳。他指尖捻着一片艾草叶,感受着那细微的辛辣气息,像握着一把小小的钥匙,能打开生的门。

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或许还会有死亡,还会有挣扎,还会有绝望。但只要这艾草烟还在飘,这火堆还在烧,这求生的意志还在,希望就不会熄灭。就像墙角那丛被踩扁的狗尾草,虽然弯了腰,根却扎得很深,等到雨来,总会重新挺直腰杆,向着阳光生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