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结束时,江曼转过头,眼里带着浅浅的笑意:“还记得吗?这是我当年特意学给你听的。”
“记得,”叶东虓的声音有些沙哑,“那时候你说,弹不好,可我觉得,比任何曲子都好听。”
江曼笑了,从琴凳下拿出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满满一盒信,信封上的邮票已经泛黄,正是当年他寄来的那些。“这些信,我一直留着。”
叶东虓的心猛地一颤,他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突然明白,有些牵挂,从来都藏在时光的褶皱里,不曾被遗忘。
第三十二章 跨越山海的奔赴
叶东虓的公司在北方开了分公司,领导问他愿不愿意调回来负责项目时,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他给江曼发消息:“我要回来工作了。”
江曼的消息回得很快,只有一个惊讶的表情,后面跟着一句:“真的?”
“真的,下周就搬回来。”叶东虓看着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
搬家那天,江曼特意过来帮忙。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扎着马尾,和小时候一样清爽。“你这箱子里装的什么?这么沉。”她搬起一个纸箱,皱着眉问。
“都是书,还有一些旧东西。”叶东虓说,那里面有她送的贝壳小船,有干枯的梧桐叶,还有那盒她寄来的信。
新家离老巷不远,站在阳台上能看到远处的梧桐树顶。收拾完屋子,江曼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我妈包了饺子,给你带了点,趁热吃。”
饺子是白菜猪肉馅的,和叶东虓小时候吃的味道一样。他咬了一口,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心里。“还是家里的味道好。”
“以后想吃,随时去我家,我妈总说念叨你。”江曼笑着说。
叶东虓看着她,突然觉得,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他们终究还是回到了起点。那些跨越山海的距离,那些被时光拉长的等待,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第三十三章 雪地里的脚印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第一场雪落下时,叶东虓正在加班。手机响了,是江曼发来的照片:老巷的梧桐树下,积了薄薄一层雪,一个雪人歪歪扭扭地站着,脸上用石子嵌了眼睛,胡萝卜做的鼻子翘得老高。
“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堆的那个?”她发了条语音,声音里带着笑意。
叶东虓看着照片,突然很想立刻见到她。他拿起外套,对同事说:“我有点事先走了。”
赶到老巷时,江曼正蹲在雪人旁边,往它身上插枯枝做手臂。“你怎么来了?”她抬头看到他,眼睛一亮。
“想看看我们的雪人。”叶东虓笑着说,踢了踢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
两人并肩站在雪地里,看着那个丑萌的雪人,像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冬天。那时候他们也在这里堆雪人,江曼负责滚雪球,叶东虓负责堆身子,结果雪人堆到一半就塌了,两人笑得在雪地里打滚。
“那年你送我的手套,我一直留着。”江曼突然说。
“我也是,你送我的贝壳小船,放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叶东虓说。
雪花落在他们的发梢,融化成细小的水珠。叶东虓看着江曼被冻得通红的鼻尖,突然伸出手,轻轻拂去她肩上的雪花。江曼愣了一下,抬头望进他的眼睛,那里映着雪光,也映着她的影子。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雪花簌簌落下的声音。
第三十四章 图书馆的新约定
叶东虓和江曼又开始像小时候一样,周末去图书馆。只是如今的图书馆重新翻修过,书架换成了新的,灯光也亮堂了许多,但靠窗的位置依然还在。
叶东虓看专业书,江曼备课,偶尔抬头相视一笑,安静又默契。“下周学校有场音乐会,我要弹一首新曲子,你来听吗?”江曼合上书,轻声问。
“好啊。”叶东虓点头,“需要我带花吗?”
“不用,你能来就好。”江曼笑了,眼里的光像落了星星。
音乐会那天,叶东虓特意穿了件衬衫,坐在第一排。江曼穿着白色的礼服,坐在钢琴前,聚光灯落在她身上,优雅又从容。当她的指尖落在琴键上,熟悉的旋律流淌出来——正是当年那首《同桌的你》。
叶东虓看着台上的她,突然明白,有些旋律,早已刻进了时光里,无论过多久,一听就会想起某个人,某个场景,某个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曲子结束时,江曼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他身上,嘴角扬起浅浅的笑意。叶东虓用力鼓掌,眼里有些湿润。
演出结束后,叶东虓在后台等她。江曼卸了妆,换回便服,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弹得怎么样?”她问。
“很好听,”叶东虓递给她一瓶水,“比任何时候都好听。”
两人并肩走在月光下,影子被拉得很长。“叶东虓,”江曼突然停下脚步,“我们要不要……不止做朋友?”
叶东虓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看着她的眼睛,那里映着月光,也映着他的样子。“好啊。”他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第三十五章 梧桐树下的告白
春天来得很快,梧桐树上又抽出了新叶,嫩绿嫩绿的,像一群停在枝头的小鸟。叶东虓约江曼在老地方见面,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盒子。
“这是什么?”江曼看着他手里的盒子,好奇地问。
“你打开看看。”叶东虓的手心有些出汗。
盒子里装着一枚项链,吊坠是用银做的梧桐叶,叶脉清晰,叶柄处刻着一个小小的“虓”字和一个“曼”字,紧紧依偎在一起。“我找工匠做的,”叶东虓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你说过,梧桐叶是我们的约定。”
江曼拿起项链,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眼眶慢慢红了。“叶东虓,”她抬起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等这句话,等了好多年。”
叶东虓伸出手,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她的头发蹭过他的脸颊,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他轻声说。
“不晚,”江曼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带着笑意,“只要是你,就不晚。”
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他们祝福。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将两个相拥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第三十六章 未完待续的夏天
叶东虓和江曼的故事,并没有因为告白而结束。他们像所有普通情侣一样,一起买菜做饭,一起看电影,一起在周末去郊外踏青。
他们会回到老巷,坐在梧桐树下,回忆小时候的趣事。江曼会笑着说他当年投篮时笨拙的样子,叶东虓会调侃她弹钢琴时总爱错音。那些被时光尘封的记忆,因为彼此的存在,变得鲜活而温暖。
有一天,他们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那个小行李箱。叶东虓打开箱子,拿出那本相册,第一页的梧桐叶依然完好,只是颜色更深了些。“你看,我们真的做到了。”江曼靠在他肩上,轻声说。
“什么?”叶东虓问。
“永远在一起啊。”江曼抬头看他,眼里的笑意像春天的花。
叶东虓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相册上,也落在他们紧握的手上。他知道,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棵永远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会在时光里继续生长,开花,结果,永远没有结局。
因为最好的小伙伴,从来都不只是童年的过客,而是会陪你走过漫长岁月,成为你生命里最温暖的光。
第三十七章 巷口的晨光与粥香
叶东虓搬进老巷附近后,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早起去巷口的早餐铺买粥。那家铺子开了许多年,老板娘的白粥熬得绵密,配着酱菜和刚出锅的油条,是老巷居民最熟悉的味道。
这天清晨,他刚走到铺前,就看见江曼站在蒸笼旁,正踮着脚够架子上的包子。她穿着浅灰色的卫衣,头发随意地扎成丸子头,几缕碎发垂在脸颊边,被晨光染成了金色。
“早啊。”叶东虓走过去,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袋子,“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学校有早课,”江曼接过他递来的热粥,指尖碰到一起,微微发烫,“你也来买早餐?”
“嗯,白粥配油条,经典搭配。”叶东虓笑着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青菜包上,“还是老样子,只吃青菜馅的?”
“是啊,你还记得。”江曼咬了一口包子,眼里漾起笑意,“小时候你总说我挑食,现在还不是一样,只喝白粥。”
两人并肩走在晨光里,青石板路上还沾着露水,倒映着两人的影子。叶东虓看着她小口喝粥的样子,突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样——有熟悉的粥香,有身边的你,连清晨的风都带着甜味。
第三十八章 图书馆的新书架
图书馆要添置新书架了。管理员姑娘在群里征集志愿者,叶东虓和江曼第一时间报了名。
周六上午,他们准时来到图书馆。新书架是浅木色的,需要自己组装。叶东虓拿着螺丝刀,对照图纸一步步拼接,江曼则在一旁递零件,偶尔帮他扶着架子保持平衡。
“左边再高一点,有点歪了。”江曼扶着书架,轻声说。
叶东虓调整了一下螺丝,低头时,发梢扫过她的脸颊,江曼下意识地偏了偏头,耳根悄悄红了。
旁边的学生们笑着起哄:“老师,你们俩配合得真好,像夫妻一样。”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