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国拍了拍唐毅的肩膀,示意他上前。唐毅回以颔首,目光扫过船员们——每个人的眼神都锐利而沉稳,站姿笔挺,连衣角都没有一丝晃动,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军人素养,让他瞬间放了心。
“周船长,辛苦各位了。”唐毅伸手与周建相握,只觉对方掌心粗糙却有力,满是常年握舵、操枪留下的厚茧。
周建收回手,脸上露出严谨的笑意:“为任务服务是应该的。唐先生、月璃女士,我带二位登船熟悉一下配置。”说罢,他侧身引路,率先踏上通往甲板的舷梯。舷梯两侧的扶手上缠着防滑绳,每一级台阶都擦得一尘不染,连接缝处都看不见半点锈迹。
刚踏上甲板,唐毅便被船舷两侧的武器装备吸引了目光——4座双联装37毫米机炮呈对称分布,炮管泛着冷冽的金属光,炮身下方的弹链箱鼓鼓囊囊,隐约能看见黄铜色的弹头;2挺14.5毫米机枪架在甲板制高点,枪口微微上扬,瞄准镜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点。周建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解释道:“机炮射速可达每分钟500发,有效射程4公里,对付轻型船只或低空目标绰绰有余;机枪配了穿甲燃烧弹,射程2公里,近战防御绝对可靠——弹药都是按满配标准备的,足够应对三次以上突发冲突。”
月璃走到一处舱门旁,指尖轻轻拂过舱壁,触感光滑冰凉。周建见状补充:“船身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抗冲击、抗腐蚀,去年南海试航时,遭遇8级大风都没半点颠簸。”
穿过前甲板,后方的飞行甲板豁然开朗,足以容纳两架直升机的空间铺着防滑涂层,边缘画着醒目的黄色标线。一架“超黄蜂”直升机正停在甲板中央,螺旋桨被固定住,机身侧面印着海军的八一徽。周建指着直升机旁的机库:“机库能同时存放两架直8,里面备了维修工具和备用零件,飞行员都是有上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兵,能在复杂海况下起降。”
随后,周建又带两人走进船舱内部。负一层的潜水作业区里,潜水员们正调试着氦氧潜水装具,面罩、呼吸管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的减压舱呈圆柱形,玻璃观察窗干净透明,舱内的压力仪表指针稳稳指在标准线。“这是国内最先进的氦氧救生系统,能支持潜水员下潜到300米深海作业,减压舱可同时容纳6人,万一遇到水下险情,能快速完成减压救治。”周建说着,打开了另一侧的声纳控制室——两块巨大的显示屏上正实时显示着附近海域的水下地形图,侧扫声纳和图像声纳的参数不断跳动,操作员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动作精准利落,没有半分拖沓。
走到驾驶舱时,唐毅更是眼前一亮:控制台布满了先进的导航设备,GPS定位、雷达预警、卫星通信系统一应俱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预设航线;舵轮旁的通讯器里,不时传来船员们简洁的汇报声,每一句都短促有力,没有多余的字眼。周建指着航线图:“王首长申请的境外航线已录入系统,沿途的港口、暗礁、禁航区都做了标记,雷达能探测到200公里内的船只,遇到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报警。”
一圈逛下来,唐毅站在船尾,望着碧蓝的海水被船身划出两道白色的航迹,心中满是感慨——从武器装备到救生系统,从导航设备到人员配置,每一处都透着细致与专业,这不仅是一艘打捞船,更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堡垒。他转头看向周建,语气中多了几分敬意:“周船长,多谢各位的准备,有你们在,这次任务心里踏实多了。”
周建再次抬手敬礼,眼神坚定:“唐先生放心,北救122号全体船员已做好准备,保证完成任务,护二位安全!”话音落下时,码头上的启航铃声恰好响起,海风卷着船笛的轰鸣掠过海面,银灰色的钢铁巨兽缓缓转动船身,朝着远方的深海驶去。
……………
驾驶舱内的光线透过舷窗洒在海图上,周建站在桌前,指尖压着防水海图上的蓝色航线,向唐毅和月璃细致讲解:“咱们从渤海湾启航后,先沿中国东部沿海向南走,贴着舟山群岛外侧航行——这片海域船舶虽多,但咱们走的是渔船常用的支线航道,不易引起注意。过了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后,会绕开国际主航道,沿着南沙群岛北部的暗礁区边缘走,那里水深够,且大型商船很少经过。”
他顿了顿,指尖向西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落在马六甲海峡的标记上:“接下来要穿马六甲海峡,咱们选在凌晨两点过峡——那会儿海峡内的货轮多在锚地休整,航道相对空旷,船上的雷达会全程盯着周边的巡逻艇,声纳也会下潜探测,避免被水下设备盯上。进入印度洋后,会一直贴着非洲东海岸南下,但会避开索马里海域和也门附近的海盗活跃区,多绕两百海里走莫桑比克海峡外侧,虽然耗时多一天,却能少很多风险。”
唐毅俯身凑近海图,目光落在非洲南端的航线拐点上,指节无意识地在海图边缘捏了捏。周建立刻会意,顺着他的视线解释:“这里得绕开好望角的冬季风浪区,咱们会等气象预警显示风力小于6级时再穿,到时候船身会启动抗横摇系统,保证平稳。进入大西洋后,就走赤道北侧的支线航线,途经小安的列斯群岛时,会在多米尼克岛附近的隐蔽海湾停两小时——那里有咱们的补给点,只上燃油和淡水,不与当地港口接触,船员也不会下船,全程保持静默。”
听完讲解,唐毅直起身,眉头缓缓蹙起。周建规划的航线确实周密,每一段都避开了高风险区域,可十几天的航程,比他预想中多了近一周——境外的情况瞬息万变,多耽搁一天,战神佣兵团的处境就多一分变数。他抬眼看向周建,指尖轻轻点了点海图上“大西洋赤道航线”的标注,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周船长,你这航线规划得没话说,隐蔽性和安全性都考虑到了。但十几天的时间太长了,我这边等不起——进入公海后,有没有其他法子,能让我和月璃更快赶到海地?”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