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第630章 不为人知的逻辑纹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0章 不为人知的逻辑纹理(1 / 2)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杯中的浓茶一饮而尽,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一道暖流,驱散了部分寒意,也点燃了胸中的斗志。

他打开电脑,屏幕幽蓝的光芒映照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双手放在键盘上,略作停顿后,便开始迅速而有力地敲击起来。

《关于“7.21”特大经济犯罪案在逃人员‘陈默’涉及“8.15”边境走私案的初步并案侦查报告》

键盘敲击声在安静得只剩下电流嗡鸣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那声音不再是“曙光”行动冲刺阶段的急促与狂热,而是变得沉稳、凝重,每一个按键都仿佛用尽了力气,像是工匠在用铁锤,一下下地锻造着一柄新的利剑。

他盯着屏幕,一行行文字缓慢却坚定地浮现。

《关于“7.21”特大经济犯罪案在逃人员‘陈默’涉及“8.15”边境走私案的初步并案侦查报告》

他打下标题,停顿了片刻,脑海中快速梳理着从边境传来的零散却致命的信息。他详细记录了海关缉私部门发现的问题货物信息,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一、涉案货物基本情况:”

他敲下第一行字,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舞动。

“货物型号:高精度陀螺仪,型号GX-7。经初步鉴定,该元器件并非普通民用产品,其精度远超市场同类,疑似具备军工级性能。申报文件中,此项被伪装成‘普通传感器’。”

赵承平的心沉了下去。陀螺仪,这是导航和制导系统的核心部件。这绝不是普通的走私牟利,这背后很可能涉及国家安全。

“申报价值:每件50美元。经海关估价,该型号元器件实际市场价值至少为5000美元,存在严重低报行为,意图规避监管、偷逃税款并进行非法交易。”

他仿佛看到了陈默那张斯文眼镜下的、精于算计的脸。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用巨大的价值差异来完成资金的非法流转。

“发货方:‘东南亚精密仪器贸易公司’。经初步核查,该公司注册于上个月,并无实际经营场所和业务记录,系典型的空壳公司,其注册地址与‘曙光’案中艾斯查控制的数家境外公司存在高度地理关联。”

新的藤蔓,已经从旧的根须上长出来了!赵承平的眼神变得愈发冰冷。陈默不仅逃了,他还迅速利用旧有的渠道,建立起了新的犯罪链条。

“收货方:‘瑞丽恒通物流’。该公司法人代表为杨德昌,本地人,有多次边境小额走私案底,但均未构成重罪。初步判断,该公司为此次走私活动的境内‘中转站’与‘分销点’。”

写完基本情况,他开始分析这条新线索与艾斯查旧案的关联点。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任由思绪在两个案件之间穿梭、碰撞。这是一种属于资深刑警的独特思考方式,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反复揉捏、重组,直到它们显露出内在的、不为人知的逻辑纹理。

手法太像了。同样的境外空壳公司注册手法,同样的利用边境物流作为掩护,甚至连选择的“骡子”——那些有案底却罪不至死的小角色——都如出一辙。这是陈默的风格,细腻、谨慎,却又在关键环节上透露出一种惊人的大胆。

但又有不同。赵承平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艾斯查的网络,核心是“洗钱”,目标是将国内的非法所得“清洗”后转移出境。而这一次,陈默的目标却是“走私”,将境外的高精度元器件运入国内。一个“出”,一个“进”,方向截然相反,这背后所代表的犯罪动机和利益链条,恐怕比艾斯查的案子更为复杂,甚至……更为危险。

夜深了,桌上那杯泡了几个小时的浓茶已经凉透,深褐色的茶汤在白瓷杯壁上留下了一圈难看的渍痕,像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疤。赵承平端起杯子,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一振,却也让腹中那因长时间空置而产生的空虚感愈发强烈。

他缓缓起身,身体的关节发出一阵轻微的“咔咔”声,那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抗议。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转动脖颈时,能清晰地听到颈椎摩擦的细碎声响,酸痛感如电流般窜过整个后背。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夹杂着午夜寒意的微风瞬间涌入,吹散了室内沉闷的空气。他贪婪地呼吸着这微凉的空气,试图让过载的大脑稍稍降温。

他又去饮水机旁,没有再续茶,而是接了满满一杯滚烫的热水。透明的玻璃杯被蒸汽熏得一片模糊,他用手掌包裹着杯壁,那股灼热的温度仿佛能顺着掌心的脉络,重新为他注入一丝力量。

回到座位,温热的杯子被他放在手边。他没有继续撰写报告,而是打开了警局内部的加密案件数据库。随着几下快速的键盘敲击和密码输入,屏幕跳转到了一个独立的、权限极高的文件夹——“‘曙光’行动 - 在逃人员档案”。

他调出了旧案中所有在逃人员的档案资料。屏幕上,一张张电子化的面孔接连弹出,每一张照片都是从监控录像或陈旧的户籍资料中截取的,像素不高,甚至有些模糊,但那隐藏在像素背后的狡黠、贪婪与警惕,却依旧清晰可见。

赵承平的目光,没有在那些曾经呼风唤雨、如今或被捕或在逃的“大人物”身上过多停留。他的鼠标滚轮飞速向下滑动,直接跳过了那些集团高层。他知道,陈默这种人,绝不会再轻易与那些已经被警方盯死的“将军”们联系。他要找的,是那些隐藏在战争迷雾中的“幽灵”——那些在“曙光”行动中,因证据链不够完整、或仅仅是作为外围成员而侥幸逃脱的“士兵”。

他重点筛选的是那些负责具体物流和资金操作的中下层人员。

仔细看着每一张照片,回忆着当时的审讯记录,试图找出谁最有可能在风头过后,重新启用这些隐秘渠道。

屏幕上,一张从某个监控录像中截取的高糊图片,男人国字脸,皮肤黝黑,眼神里透着一股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才能淬炼出的精明与世故。

赵承平的心,却因为这张模糊不清的脸,而擂鼓般地跳动起来。

一段段尘封的审讯记录碎片,在赵承平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与屏幕上那些模糊的面孔一一对应。

他试图从这些人的性格、专长和过往行为模式中,推断出谁最有可能在风头过后,被陈默这只狡猾的狐狸重新启用,成为新犯罪渠道上的关键齿轮。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他指尖滑动鼠标时,那轻微的“咔哒”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远去的车鸣。他的目光专注而深邃,像一位在残局中苦思破局之法的棋手,每一步落子,都关系着全局的生死。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窗外的天际线,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桌上那杯滚烫的热水早已变得冰凉,赵承平却浑然不觉。他终于停下了手中的鼠标,缓缓地靠在了椅背上。

初步的报告,已在他心中有了清晰的雏形。

他重新打开那个加密文档,双手放回键盘,这一次的敲击声,不再是探索时的凝重,而是充满了运筹帷幄的决断与力量。

他清晰地写下自己的判断:陈默正在利用“曙光”案中未被彻底清除的“旧部”,搭建一条全新的、以高精度电子元器件走私为掩护的犯罪通道。这条通道的目的,可能远比单纯的牟利更为复杂和危险。

紧接着,他提出了三条雷厉风行、环环相扣的行动建议:

“一、立即对新发现的‘瑞丽恒通物流’及境外发货方‘东南亚精密仪器贸易公司’,展开最高级别的秘密调查。”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这行字,脑海中浮现出老陈他们化装侦察、深入虎穴的场景。“行动小组必须伪装身份,渗透其内部结构,摸清其人员构成、日常运作模式,尤其是要锁定那个叫杨德昌的法人代表,以及所有与他有密切接触的可疑人员。我们要在这张新网上,布下我们的眼睛!”

二、紧急协调海关缉私总局,启动‘绿色通道’反向布控。”赵承平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他知道,这是与陈默赛跑的关键一步。“对近期所有由这两家公司经手的进出口货物,进行百分之百的开箱查验。将此前查获的GX-7型陀螺仪列为最高级别预警物项,任何申报为‘普通传感器’或类似名目的高精度电子元器件,无论数量多少、价值高低,必须一律先行扣押,进行技术鉴定。绝不能再让一枚有潜在威胁的元器件,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流入境内!”

三、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渠道,加强沟通,请求协查境外收货方的真实背景。”写下这一条时,赵承平想起了艾斯查背后那个若隐若现的神秘买家网络。他不能再像上次一样被动地等待线索浮现。“我们不能总是跟着陈默的屁股后面跑,必须主动出击!必须查清楚,这些具备军工级性能的元器件,最终的买家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次,我们要把藤,和它背后的瓜,一起挖出来!”

报告终于完成了。

这不仅仅是一份情况说明,更是一份战斗檄文。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即将上膛的子弹。他仔细检查了一遍,将“高度疑似”改成了“有充分理由相信”,一个词的变动,代表着他以自己多年的刑侦经验,为这次判断押上了全部的信誉。他又将行动建议中的“请求协查”修正为“建议立即启动联合协查机制”,语气从被动的请求,变为了主动的推动。措刺的刀锋,必须精准而锐利,才能在复杂的部门协作中,劈开一条最快的通路。

确认无误后,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警局内部那套界面朴素却戒备森严的加密通讯系统。登录,验证虹膜,输入一长串无规律的动态密码。他熟练地新建了一封邮件,将报告的加密扫描件作为附件上传。收件人一栏,他填上了支队领导、省厅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海关缉私局、国际合作局几个关键部门联络人的内部代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