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复山河> 第四百零四章、互相挖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四章、互相挖坑(1 / 2)

“多谢侯爷的看重,可惜老夫年迈体衰,无力担此重任!”

徐文岳果断拒绝道。

灾情发生了数日,地方上现在乱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

等朝廷做好准备,把赈灾物资运过去,最快也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

中间这段时间,只能靠地方官方组织自救。

不是徐文岳看不起同僚,着实是大虞官僚表现出来的素质,无法令人放心。

即便有个别官员,想出力救灾,手中能够动用的资源也非常有限。

相较于天灾,最可怕的还是人祸。

遍地猪队友的大环境下,主持赈灾工作,就是对自己的仕途不负责。

“徐阁老,太过自谦了。

朝堂之上,就数阁老履历地方的经验最为丰富,还多次主持赈灾防疫工作。

这次赈灾治河的重任,非徐阁老莫属!”

谷嘉熙率先开口附和道。

“谷阁老言之有理,徐阁老德高望重,足以担此大任!”

吕泽安当即肯定道。

“陛下,臣也举荐徐阁老。”

邱瑞阳随即举荐道。

三大阁老一表态,朝中非清流派人士果断响应,一时间把徐文岳吹上了天。

眼前的一幕,让清流一系很受伤。

人家用的是阳谋,明知道这些家伙不怀好意,他们也没法跳出来拆台,说自家老大无能,担不起这份重任。

“多谢诸位同僚的抬爱,徐某受之有愧。

不瞒诸位,在前些年主持平叛工作时,我受过重伤。

身体早就不堪用了。

这次回京,本来是想向陛下告老还乡的。

只因朝中发生变故,才暂时拖延了下来。

这是我的辞呈,请陛下御揽!”

危急时刻,徐文岳当即从袖中掏出了辞呈,交给宦官转呈给了永宁帝。

看得出来,他这是早有准备。

不过最初并非是为黄河决堤准备的,而是一种自保的手段。

昨晚“冬日惊雷”+“冰雹雨”,如此大的天灾异象,肯定是要有人背锅的。

尽管他不想背锅,可架不住清流集团仇恨拉的多,很有可能遭到群殴,徐文岳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全身而退。

“黄河决堤”的大事件,吸引了大家的视线,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可惜避开了一个坑,又不幸陷入另一个大坑中。

想想就觉得悲催,他入阁这么些年,尽干一堆苦差事。

先是给两淮世家造反善后,接着担任五省总督主持平叛。

中途丁忧回家,本以为能够避开风暴旋涡,万万没想到继任者是天字号蠢货,直接把局势搞崩溃。

为了稳定局势,他再一次临危受命,相继担任湖广总督、四川总督。

干了这么多的活,最后的平叛大功,全部落在了勋贵系手中。

憋屈也只能认了,麾下的小弟都是一群嘴炮党,平叛这种活儿真干不来。

好不容易回京,本想大干一场,结果又一天坑出现在他面前。

一下子出现数百万灾民,“赈灾”干的再好,都免不了出现乱子。

搞不好现在这种时候,地方上已经狼烟四起。

叛军掘了黄河,不可能放过这个扩张势力的机会。

别看现在他众望所归,等到后面出现问题,此时吹捧他这些人,也是最先向他开炮的急先锋。

他徐文岳也是有血气的人,与其这么憋屈的应付着,不如索性辞官回乡。

眼下的烂摊子,已经非人力能够挽回。

他可是注意到了“平叛大军损失惨重”,以

本来北方各省的军事力量,就被削弱的厉害,再来这么一波,朝廷能够依仗的力量就更少了。

“何至于此!”

“徐爱卿,眼下国事为艰,朝中现在离不开您啊!”

永宁帝神色激动的说道。

尽管他徐文岳早就不顺眼了,可现在天灾人祸不断,正是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

作为辅政大臣的徐文岳,本身就是一面招牌。

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放徐文岳离开。

至于赈灾之事,就算徐文岳愿意去干,他也不放心。

“徐阁老,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此时离不开您啊!”

“对呀,徐阁老。

现在天灾人祸不断,正是需要您坐镇的时候。

……”

一众清流党人急忙开启劝说模式。

甭管徐文岳是真想辞官,还是做做样子,他们都被吓着了。

没有了这位清流领袖,他们在内阁中,可就无人啦。

虽说阁臣大多数时间都是五人,但三人依旧可以正常办公。

参考以往的经验,只要阁臣数量是单数,遇到重大事务可以投票表决,就能保证内阁正常运转。

如果内阁成员出现双数,则会增补一位进去,以保障机构的运转。

“这……”

徐文岳迟疑了。

皇帝和清流党人在挽留他,朝廷其他派系,却看起了热闹。

从眼神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人是希望他离开的。

政治斗争非常残酷,有的党派拿的多,其他派系能分到的权力就会减少。

从数十年前开始,清流党就成了朝中第一大派系,压的各方喘不过气来。

尹左二人当初的骚操作,让清流党惨遭重创,其他各派才有了反攻的机会。

最近这几年,清流一系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减弱,其他各派都吃到了红利。

事实上,勋贵系的崛起,也是从清流党中抢走了一大块蛋糕。

到手的利益,没人愿意再交出来。

限制清流系再次做大,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如果不是徐文岳身份特殊,还有辅臣大臣的身份,无法被轻易罢免,大家早就落井下石了。

“好了,徐爱卿就留在京中,放心养病。

赈灾钦差人选,大家就另选贤能吧!”

永宁帝当即拍板道。

装病没有关系,正好他也不想让徐文岳担任首辅。

现在有了养病的托词,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减少徐文岳的工作量。

首辅这种工作量繁忙的岗位,自然要挑身体好的来干。

永宁朝有一位猝死的首辅就足够了,如果再增加一位,史书上都要抨击他苛待老臣。

“陛下,臣举荐谷阁老!”

“陛下,臣举荐吕阁老!”

“陛下,臣举荐邱阁老!”

“陛下,臣举荐庞尚书!”

……

一眨眼的功夫,朝堂上的一帮重臣,全部出现在举荐名单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