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明干劲十足:“好!”
挂断电话,郑东看向报刊亭的老板,“多少钱,老板!?”
老板直接比出五根手指。
“五毛?”郑东试探性的问。
“五块!”
郑东想骂娘。
这特么不是杀猪吗?
他才说了几分钟,就收他五块钱?
早知道,这报刊亭这么赚钱,他也买下十个八个,不对,几百个。
钱生钱,无穷无尽!
郑东给虞晚晚他们几个打包了夜宵。
没有什么特色,也就能吃。
吃饱了,各自回了各自的酒店房间,舒舒服服的睡觉。
虞晚晚累的够呛,一天下来,嘴皮子没歇过,水是一杯接着一杯。
晚上她连想孩子的心都没了,一觉到天亮,继续往展览会上冲。
……
冰箱展览会结束的时候,郑东他们拿到了差不多两万三千台的冰箱认购合同。
这远超他们的计划和预期。
他们成了整场冰箱展览会上,卖的第四多的冰箱厂。
且是唯一一个民营的冰箱厂。
瞬间,震惊了整个冰箱展览会上的同行,俨然是黑马之姿。
谁也没料到,这么一个横空出世的小冰箱厂,既不是国营厂,技术上,也不是老牌,可竟然能够这么受顾客的喜爱。
虞晚晚和郑东甚至被京市的一家报纸杂志邀请接受采访。
想到能够让更多人知道冰箱厂,两人决定接受采访。
采访他们的记者,是一个叫苏央央的年轻女同志。
在报社干了才一年。
苏央央表现的很热络,她甚至告诉虞晚晚和郑东两个。
“虞同志,郑同志,你们俩从第一天来展览馆,我就想给你们俩做采访了。”
虞晚晚:“怎么说?”
“虞同志你自己肯定注意不到,你每次和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眼睛里都有光!并且你都是在为顾客考虑。”
“还有郑同志,说话很幽默。你们俩,不像是商人。”
虞晚晚:“不像商人?”
“是啊,你们俩眼睛里,没有生意,全是正直!”
虞晚晚和郑东被夸得不好意思了。
“苏同志,你也很热情,也很真诚,是一个很好的记者!”虞晚晚给了苏央央正面的反馈。
苏央央有些不好意思。
“那我们可以开始采访了吗?”苏央央问。
虞晚晚:“当然可以!不管你想知道什么,只要不是涉及到冰箱厂的技术秘密,我们都会回答!”
苏央央怕自己搞不定,还找了一个前辈一起。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由虞晚晚和郑东两个作为冰箱厂的负责人,回答苏央央提出的所有问题。
苏央央很显然是做了功课的,不仅问题比较全面,各方面的都有。
有冰箱厂的,也有关于这一次冰箱展览会,他们能够拿到这么多订单的原因等等。
虞晚晚和郑东从容不迫,回答问题的方式,时而幽默,时而严肃。
直到约定的采访时间结束,苏央央和她的前辈,仍旧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很少有这么会说的采访对象。
基本上他们不用费太多心思去写稿子。
只要将虞晚晚和郑东说的东西写出来,再加以润色,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虞晚晚和报社的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并且后续如果有需要,记者可能会前往冰箱厂进行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
如果是苏央央本人去,虞晚晚乐意至极。
“那个……虞同志,郑同志,你们和你们的团队,是第一次来京市吧?”苏央央跑到二人面前,出声问。
“是的。”
“我是京市本地人,要不要我带你们四处转转?”苏央央主动邀请。
虞晚晚倒是想,可他们时间有限。
加上还有善后的事情。
虞晚晚实话实说,“抱歉了,央央同志,我们暂时走不开。多谢你的好意!”
“没关系,下次吧!你们肯定还要来京市的,到时候我请你们吃饭!”
“好!”
送走苏央央之后,虞晚晚和郑东还要做后续的收尾工作。
已经运到了的五百台冰箱,虞晚晚和郑东选择对一部分客户,先行进行交付。
至于,剩下的订单,则要在一到两年内,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交付。
合同中还规定,购买方要在合同签订后的十五天之内,将定金打到冰箱厂账户上。
这笔钱,不管是用于扩大生产,还是用于冰箱技术的完善,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回虽然时间准备上有些仓促,但结果很完美。
虞晚晚和郑东给两个销售,还有一个技术员放了三天假,让他们有时间好好在京市转一转,吃一吃这边的美食。
而三天后,他们会乘坐火车从京市前往广市。
三个工作人员选择结伴游玩。
他们的计划是在京市看看景点,吃点特色的小吃。
虞晚晚和郑东则选择分开游玩,大家只在离开前一晚,吃一顿饭,也就是全聚德的烤鸭。
虞晚晚要去逛商场,要给孩子们买礼物,也要给自己挑些心仪的东西。
衣服,鞋子,或者护肤品,彩妆之类的。
郑东打算去爬长城,再就是去天安门,以及故宫各种旅游景点。
算起来,三天时间,可能还不够。
所以留给他在每个地方的停留时间都不多,他尽量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合影。
到时候照片留作纪念的同时,也能给江澄看看。
不过江澄比他熟悉京市。
她在这边上的大学。
在知道他要来京市,江澄甚至还联系了她的大学同学,想让他们带郑东四处走走,转一转。
但被郑东给拒绝了。
他忙完的时间是工作日,江澄的同学,各个都是医生。
工作日应该比较忙,在别人忙的时候,让人家抽时间带自己旅游,郑东不好意思。
他反正按照计划,一个个地方来。
要是喜欢,回头这样出差的机会多的是。
虞晚晚在王府井逛了一个上午,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