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峰:“是的,要不你把信写好了给我,我去寄?”
吴慧玲看着无比积极的胡峰,眼底带了几分怀疑,“你去寄?你该不会背着我偷偷扔掉信吧?”
尽管有些心虚,但胡峰仍旧能够面上保持淡定,“怎么会,我不会那么做的!”
看着胡峰信誓旦旦保证,吴慧玲这才放了心。
虽然信得找人写,但她还是要写一份草稿,好让人誊抄。
于是,往常下班只想休息的人,破天荒的忙了一晚上。
果然,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不知道疲倦的。
……
虞晚晚和郑东到了冰箱厂。
在厂长办公室,虞晚晚将带来的合同书全部交给周玉明。
周玉明一张张的看着合同书。
周玉明现在只觉得肩膀上千斤重。
尽管虞晚晚他们签的合同,时间足够他们生产出这些冰箱,但他仍旧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将每一台冰箱,及时的送到购买人手上。
周玉明:“晚晚,小东,这一次多亏了你们俩,要不是你们俩,厂里一次拿不到这么多订单!”
早上银行刚开门,会计就去银行查账了。
陆续有定金打到厂里的账户上。
这些定金,差不多是每台冰箱总价三分一的钱,这些钱,足够周玉明放心大胆搞生产了。
“周厂长,拉订单这事儿,交给我和小虞姐,但还是那句话,你们生产得跟上!”
周玉明点头,“会的!”
周玉明那一次去学习冰箱压缩机知识,回来之后,总结的各种笔记,以及经验,对冰箱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冰箱生产,几乎每天都在增加产量。
并且他们招收的员工,都是经过培训上岗的,哪怕最开始不适应,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见到成果。
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钱和人力,都不用省!再不行,就去大学里挖!挖些专门学这方面技术的,应该上手起来也快!”郑东提议。
反正他这挖墙脚的办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虞晚晚:“如果是大学生,我估计还会考虑分房问题。周厂长,你带队招聘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五年之内,给他们分房!”
“五年分房?”周玉明和郑东齐齐瞪大双眼。
“这……是不是太大投资了?”周玉明问。
要知道,建房是要很大成本的。
而且以后冰箱厂职工越来越多,需要分房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虞晚晚:“没事,等冰箱厂赚钱了,我们多买几块地,给公司技术型人才,销售型人才建福利房!”
后世房价上涨,和地价太高,也有很大原因。
现在拿地,价格便宜不说,在上面建一些房,成本上,应该要不了多少。
而且只要她选的地方适当,以后还可以拆迁。
小小一个房子,拆迁之后,又能补偿一大笔钱。
总之,只要能够招来人才,什么福利,都是值得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