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军身上,季宇宁能感受到现在内地很多人心中充斥的那种躁动。
他前世也经历过那个时代。
这种躁动,首先就体现在人们对于创业的渴望,这实际上就是个人对财富与自我实现的渴望,也反映了社会整体对商业价值的重新认知。
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在财富上的巨大差距。这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
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个人创业下海的潮流了。
这种躁动,也体现在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上。
此时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让人们在观念上,在看待旧有的东西,就出现了很多的冲突。
而此时人们又看到了很多外面的新的东西。思想和文化上也开始发生不断的碰撞。
季宇宁记得后世很多描述80年代那个时代的词语。
那是个低级堕落的时代,那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那是个怪力乱神的时代,那是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那是个先锋探索的时代。
季宇宁知道,这种躁动,伴随着启蒙和非理性,这种躁动还会持续。恐怕要到了90年代初,才会变得清醒和理性。
几家人在香江过年这一段时间,说的最多的,反而是前一段时间,也就是1月下旬,在国内西南地区连续发生的民航和火车的事故。
大家都说,这天上不安全,没想到地上也不安全了。
这些实际上都是管理上的问题。
这也跟这个时候整个社会的躁动有关。
这个时候,恐怕是国内最不好过的几年了。
季宇宁也只有在心里叹气,这就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阵痛。
2月24日,从柏林传来消息,老张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高奖金熊奖。
2月12日至23日举行的第38届柏林电影节,内地西影厂出品的电影《红高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这也是今年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电影。
老张这次获奖,是内地的影片第1次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
消息传到国内,大为轰动。
此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华语电影都获得过最高奖。
不过,那三部拿到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都是香江电影,那都是季宇宁拍的,都是他的香江麒麟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只有那部《一个都不能少》,算是和内地合拍的。
而这次获奖的《红高粱》,那是纯纯粹粹的内地影片。
国内的舆论开始大造声势。
认为这代表着国内电影的发展。代表着国内新一代导演取得的进步。
当然这还要加上此前刚刚获得北美电影金球奖的电影《红楼梦》。
这部鸿篇巨着也是第1部获得北美金球奖的纯纯粹粹的内地影片。
这些评价,季宇宁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但国内舆论基本上都是把这些进步和成就的原因,放在国内电影部门近年来管理和调整取得的成绩上了。
这就让季宇宁同志很有些无语了。
这两部电影获奖的直接原因应该提到他才对,《红楼梦》是他投资拍的,而且无论剧本、演员,以及拍摄的理念都是他的,那主要原因自然是他。谢导就一直提,《红楼梦》这部电影,主要的贡献是小季同志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