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4章 NIH的承认(1 / 2)

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

批示规定:

“增选学部委员工作,今后每两年进行一次,逐步使增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季宇宁和朱琳两口子,是在香江看到这个登载在报纸上的新闻。

朱琳很是有些愤愤不平的。

“阿宁啊,这终于要选学部了,这都10年没有选学部委员了,据说现在平均年龄都70多岁了。现在这300多个学部,就没几个年轻的。

上次增选,还是在80年,那个时候也是这样,岁数都老的不行了才想起增选,可惜那时候增选出来的,最年轻的50多岁的,现在也都快70了。

唉,要早一点儿增选的话,我外公没准还能选上呢,可惜这次再增选,他的年龄太大了。

这次增选,内部还是有要求的,主要是年龄要求。

据说这次是不能不增选了,就是因为这个岁数,年龄老化太严重了。

好多人因为身体原因,都快干不动了。

人家别的国家的科学院,都是每年都要增选。

我们真奇怪,非得等到人都快要干不动了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增选。”

“阿琳,我听说是这些年,是有些老的学部,就是不同意增选,特别的固执。那真的叫倚老卖老。

我的感觉就是,有些老头儿觉得学部称号很尊崇,如果选多了,那就显不出他们来了。

如果没有一项固定的制度,那就是内部争来争去,最后实际上根本不是为了国家争,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争,真是没意思透了。

还有那个院士的称号,所有国家都叫院士,唯独我们叫学部。

可有的人,那些老头,就是不愿意改成院士,这些年最后也不争了,没法争了,因为根本讨论不下去。

不过我估计很快就要改成院士了。

现在这方面的呼声很高。”

前世在1991年11月,国家科学院选举出了210名新的学部委员,平均年龄61岁。学部委员总数为528人。

到了1993年10月,直到这个时候,国家科学院的学部,才全部改成了院士,同时又设立了国家工程院,这才有了国内的两院院士。

“阿宁,那你以后肯定能成为院士。

你现在已经是北美的那个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了,那个外籍院士,咱们国内的,好像就没几个人。”

“其实,我估计咱俩儿未来都有可能成为院士,因为那个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那个成果是很突出的。

现在随着奥美拉唑在国内,在北美,还有欧洲的上市,加上咱们的那个四联疗法,胃溃疡的治愈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开始接受幽门螺旋杆菌对于胃病致病机理的理论。

只不过咱俩岁数太年轻了,才30多岁。

那得且耗着呢。

国内的学部或者未来的院士,50多岁的,都算是特别年轻的了。

国内的院士很看资历的,而且纯粹是选出来的。那样就看你的人脉了。而且还得论资排辈呢。”

此时的季宇宁,对三年以后,成为国内的院士,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11月26日,上沪证券交易所成立。

当天,在上沪市华南宾馆举行上沪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