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站在梦与现实之间> 第123章 东湖现场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东湖现场1(2 / 2)

妘姝这才发现这块土地上真的没人在上面建窝棚,按照百姓的性格,这么一块空地,怎么说也可以种些菜,但也没有任何耕种过的痕迹,看来百姓是早就知道这个地方的问题,这也许是为什么明明这里有这么大块地却没有人想到买来建房的主要原因。

“现在就要看妘姝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姜凤影看着妘姝,对她倍感关注,在她的想法中,既然她做了功课,知道这里的问题,必然也是想到如何解决的。

妘月影也看向她,也想知道她是如何解决这种淤泥地。

妘姝闻言,才想起这片地就是自己买下来建女子学院的地,显然要建学院,就必须先处理这种地的特性。

她闭上眼睛,开始回忆当初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过的杂学。

当年她可是在图书馆里看了几年杂书,虽然都看的书很杂,但是也让她对很多基础性知识都有所了解。

这种淤泥一样的土在受到水的浸润后会变得软化,从而导致建筑的房屋地基不平,最终倾斜或倒塌,一般属于不适合作为建筑用地的地质条件。

但是历史那么多年,自古以来无数建筑困难都被解决了,甚至威尼斯还是在水上建房,仅仅从这一个例子里,她就可以分解出几个方法。

在姜凤影和妘月影的注视中,妘姝只是沉吟了一炷香时间,她就伸出四根手指,然后说道:“我有四个方法,但在说出来之前,还想请问长公主殿下,您还没有告诉我这块地花了多少钱?”

姜凤影不知道她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和这四个方法有什么关联?但是她还是坦诚的说出了价格,“两万五千两纹银,这是户部给出的价格。”

这个价格相对于妘姝了解的其它地方价格便宜很多,但是结合这里的地质条件却是很有些坑人了,但好在她知道方法,只要肯花钱,还是好办的。

她竖起一根手指,朗声说道:“我第一个方法,就是打桩。”

姜凤影微微皱了下眉头,突然插嘴道:“打桩这个法子也有人提出来过,但是有人在某地就这样做过,最终却证明是失败的。”

妘姝轻蔑的一笑,一股傲气让她不由微微抬起头来,“他们不行不代表我不行。”

“打桩法的重点是要找到这些淤泥么必然还是会倒的,就像在粥里插筷子一样。”,妘姝补充道。

姜凤影听到这里,感觉妘姝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筷子插粥里的说法十分生动,但是她很快又发现新的问题,“就算是筷子插到粥底部,也不能保证它不倒呀。”

妘姝没有想到姜凤影的思路这么敏捷,也有些佩服她,看来她能在这个年龄就协助皇上处理一些事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仅仅靠木桩当然还是不足,必须用一些坚固的东西把这些木桩并成整体。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打很多木桩,然后把它们连在一起,而且木桩及这些连接结构需要用黏土夯实,这样它们就可以看成一体的了,就像把一把筷子捆起来放进粥里,它当然就不受粥变化的影响。”

“好。”,姜凤影忍不住击掌赞叹,看妘姝的目光里都充满赞赏的喜色。

妘姝心里暗自吐槽,这却也没有什么好得意的,因为有威尼斯的样本,怎么都好做。

“长公主,我想您那里应该有打桩需要的费用吧。”,她询问道。

姜凤影微微点头,然后看向旁边的工部官员,自有人回答道:“一根木桩成本加人工等总计需要三两银子。”,说完那人还小心点看了看长公主的脸色,见没有什么变化才略微放心。

妘姝想想刚才他们提到的失败案例,既然连在前面步骤都没有实现,那么肯定更想不到木桩还需要处理的事情,于是摇头道:“少了。”

众人都看向她,不知道她为何如此说,其中以刚才那个官员更甚。

“这种打入地底深处的木桩需要碳化,说白了,就是表面要烧成炭,这样才能保证百年甚至千年不腐,这不仅需要更多人工,还需要更粗的树干,增加至少一到二两银子的费用。”,她坚定而又自信的话让大家不由自主的赞同她的方法。

其中不论是俗世还是在修炼界,人们早就知道碳化木材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耐久度和抗腐蚀性,但是真正在实际应用中却喜欢沿袭前例,这样反而会忽略很多有效方法。

姜凤影对着那官员说道:“把这个方法记下来,正好在这里进行实践,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用了。”

官员连忙点头,并暗暗决定以后多到武山侯府向华蓉县主请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