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602章 铜币发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2章 铜币发放(2 / 2)

要是按照之前,不管生产多少,部落分配的基础物资都不会少,干得好和干的坏,都能保证不饿死,这就很容易造成村子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出现其他更恶劣的事情,比如偷懒、无视本部的规定和任务。

而采取硬性要求之外,再增加统一收购多余物资的方法,就能让这些村子在完成规定的任务之外,再想办法获得更多的物资。

这样一来,村子里的人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大规模开垦荒地、推行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发村落周围的各种资源,争取收获更多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毕竟部落已经规定了,这些多余的部分能换成铜币,这些铜币又可以用来交换到他们需要的各种工具、布料,甚至是一些之前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件。

“当然,既然在村子之间推行铜币,那对铜币的管理也要跟上,本部也会在你们使用铜币过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铜币,当做是本部铸造、发行以及控制物资有效、合理生产的成本。”

“不知道这样说,大家是不是能够理解,不过就算现在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先去做,过段时间,你们自然就明白了。”

既然使用铜币,那就要对铜币的铸造、流通、发放以及回收做一系列的安排和规定,这件事,均输院已经在熊洪的示意下,制定了相对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比如说,草村今年的任务是五万斤麻皮,但实际上由于开垦种植了更多的麻田,再加上选种和田间管理,共产出了七万斤的麻皮,这多出来两万斤,按照部落的收购价格,五铜币十斤,理论上草根就能从部落拿到一万铜币。

但事实上,熊洪规定了这些“交易”中必须缴纳的“税费”,比如按照两成来收取,最终草村拿到手的,就是八千铜币。

这其中,还要看熊部落是不是急需麻皮,要是其他村子也出产麻皮,而且对麻布的要求没那么高了,一铜币兑换的麻皮数量就会上升,也就是麻皮卖不上价。

至于为什么要收取“税费”,一方面,是熊部落为了尽力减少村子与村子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正如熊洪所说,部落维系这种铜币交易的体系,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

况且,通过收取这些“税费”,以及控制物资的收购、销售价格,也可以调控部落的生产行动,让整个部落的各个村子,都能按照部落的意志来进行生产。

打个比方,部落现在非常缺木材,那本部就可以用提高木材收购价格、降低木材交易的税费,来鼓励这些村子去伐木。

虽然这种商业行为可能会对部落的生产以及族人的“纯洁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而言,这些都是可控的,况且熟知历史发展的熊洪,也清楚这种货币交易迟早要代替以物易物。

况且,除了熊部落内部的货币交易,这种铜币也能推行到周围的部落内部,让他们加入这个交易体系中,达到逐步控制、融合他们的目标,这要比用武力更加有效和隐蔽。

而为了达到多获取铜币的目的,各个村长也会更加用心地管理村子的生产事务,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村子能获得多少额外的收益,关系到村民们的生活能不能过得更好一些。

熊洪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整个部落的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显着提升,各个村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繁荣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个村子只是为本部提供最基础的粮食和原材料,还需要本部将各种最终产品给运送过来。

“另外,既然给各个村子生产的原材料提供铜币进行收购,那也要保证这些铜币,能够分配到各个族人手中,这样才能让这些铜币流通起来 ,而不是待在村子库房或者均输院里面吃灰。”

熊洪看到众人对村子如何获取铜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便继续讲述对于每名族人拥有铜币的看法和建议。

“族人拥有一定数量的铜币,可以激励他们认真做事,同时将这些铜币给使用出去,一方面,可以改变这些族人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能让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资有价值。”

随着铜币的推广使用,以及本部各种工坊产品的逐步放开,很多族人都喜欢到杂肆里,用一部分铜币,来换一些生活用品。

比如对于爱吃的族人来说,部落族人制作的炒板栗和各种风干肉干、奶干等物品,也可以花一些铜币,从杂肆或者其他族人手上购买;对于需要新衣服的族人来说,部落的纺织坊或者是族人私人开设的裁缝间,也能满足要求;还有,现在的一些工具、器具等,也能够通过铜币进行交换了。

“我的想法是,每名族人按照生产内容的不同,都能领取一些铜币奖励,比如村子里负责耕种的族人,每个月可以给他们发放几枚十几枚铜币,当做是辛勤劳作的收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