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罚款交的离谱了点,作为罚款对象的张大石,对此却是毫不在意!
开玩笑,作为阳城县最大的私人废品站,由于游客多了,他们两口子如今收入可是不少!
单单这半年的纯利润,就已经有好几万!就这,还不算给自家二小子收的古董呢!
若是加上那些古董的价值,半年十万收入,那也只是等闲!
因此,来办理罚款手续的张大石,钱交的那叫一个痛快!
这才仅仅半年多而已,拐子河村的模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便是通往兴隆乡的道路,由于考古队和游客往来频繁!
在王建森跟乡里打申请后,秦华又给县里打了申请,前两个月,就召集乡里社员,对这条路进行的修缮!
虽然也还是泥路,但却是混合了沙石和石灰的夯土!雨天虽然做不到脚不沾泥,却也不至于难行到拔不出脚来!
这条路的修建,是县里拨款了一万,拐子河村社员集资了一千,光张家就出了八百块!
而林春杏还以非梵集团的名义,给修路捐了两万块钱!
因此对于修这条路的社员来说,这可是难得没有怨言的一次出力工!
往年乡里县里召集社员出工,别说工钱, 就是干粮都得自备!
而这次出工则不然,不仅每人每天有5毛钱的补助,伙食也不用自带!
每日里都有肥肉片子炖白菜,棒子面窝头也紧着大伙吃!
路都这样了,村里的变化就更是巨大!
老张家就不说了,五院二层小楼,在拐子河还是独一份!
但其他人家也没闲着,就比如成立了建筑队的老王家,就一溜修了五院5间大瓦房!
就连杨稀民家,这个去年差点全家被饿死的,也让王建林帮忙,在原址上起了三间屋!
只不过如今拐子河村宅基地紧张,经过有心人的提点,索性还是住在原知情点没搬走!
国朝的农民,不管如何发达,似乎在有了钱后,第一想到的就是修房子!
“喂!黄婆子!张二河回来了,你不说见了面上去挠他一脸的么!”八姑婆倒腾着咱家做的窝头咸菜,看了看旁边黄婆子的摊位,满眼都是妒忌!
黄婆子的煎饼摊火了后,村里但凡觉得自己有点手艺的,都开始学着在大槐树下摆了小吃摊!
虽然在口感和味道上,跟黄婆子没法比,但一天下来除去成本 ,也能落个三毛五毛的!
当然,有做好了挣钱的!就有赔的掉腚的人家!
就比如这好占便宜的八姑婆,原本她做的地瓜窝头夹咸菜,口味也算不错!
一开始生意也还可以,收入多的时候,一天有两三块钱呢!
可惜她自己腌的咸菜卖完后,为了赶紧挣钱,直接去乡邻家收咸菜疙瘩!
这样一来,虽然原材料是有了,但跟她自己腌的咸菜窝头比,味道上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两天,她家摊位的上顾客,基本上都得罪完了!
这不,看见张二河一家回村,就开始挑拨黄婆子,让她去找张二河麻烦!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