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听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道:
“你也干生产厂长这么久了,上面不拨一分钱,你觉得这个新厂长能干多久?”
乔大志今天来就是想从书记这里探探口风,听书记这么一说,他心里就有底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因为书记还有别的事,乔大志便告辞离开了。
当三位副厂长各自忙活的时候,卫国和老宋也没闲着。
散会后,他们拎着一坛子空间生产的白酒来到了罐装车间主任刘大山的家,
刘大山夫妻俩在酒厂也干了好些年,就一个儿子在上高中。
也没买房子,一家人窝在酒厂分的两间职工宿舍里 。
夫妻俩住一间,另外一间是儿子的卧室兼厨房。
卫国和老宋他俩来时,刘大山夫妻俩正在干从外边领回来的兼职活。
看到新厂长和厂党委书记一起来到自己家。自己又在干外加工活刘大山不禁尴尬起来。
卫国就问刘大山:“刘主任,你夫妻俩干这个,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这个外加工的手工活挣不了多少钱,我俩一天到晚不停歇的干,一个月也就3000来块钱,够生活费。”
听后卫国有点愕然 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之前卫国就打听过,刘大山是退伍军人,性格耿直,和原来的领导班子关系不太融洽。
但他有技术,又能体恤下属,和工人们相处得非常好,深受大家爱戴。
当刘大山看到新的领导班子带着东西来看自己时,一时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是老宋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他问:
“刘主任,你打算怎么办?是走还是留?”
刘大山无奈地说:“我又没关系,也没别的技术,只会做酒。
咱们市里酒厂又不多,我能去哪里呢?只能还在这里干。”
接着,他又疑惑地问老宋:
“宋厂长,你说咱们明天都开工了,可酿造车间一粒粮食都没有,怎么开工啊?”
这时,卫国指了指桌子上的坛子,对老刘说:
“打开闻闻,你觉得这酒怎么样?有没有卧龙玉液原浆好?”
老刘疑惑地扒开坛子上的泥封,一股纯正的酒香立刻在屋里弥漫开来。
老刘从退伍后就一直在酒厂的罐装车间当主任,干了大半辈子,对酒非常熟悉。
闻到这么好的酒,他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这酒真好!比咱们的卧龙原浆好多了!”
听到这话,卫国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新的酒瓶和包装纸,对老刘说:
“你觉得这酒好,咱们就用这新酒瓶来罐装这种酒。
你要是留下来,还接着当主任,以后你的工资是原来的三倍,留下来的工人工资是原来的两倍。”
老刘一听,急忙说:
“我和工人们一样拿原来工资的两倍就行,不用三倍。
我这就去通知工人们,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明天开工,罐装车间肯定不会有缺岗的!”卫国和老宋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信心。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