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第570章 迁都洛阳!刘备:朕大限将至,只想熬到天下一统那一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0章 迁都洛阳!刘备:朕大限将至,只想熬到天下一统那一天!(1 / 2)

洛阳。

浩浩荡荡的声势中,车马队伍自虎牢关以西迤逦而来,缓缓驶入了洛阳城厚重的城门。

当御辇缓缓踏入洛阳城的一刹那,车内原本静卧的刘备,强撑着虚弱的身子,缓缓坐了起来。

那双满是沧桑的手,轻轻掀开珠帘,目光急切的四下打量向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刹那间,当年游学洛阳时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刘备的眼前一一浮现。

遥想当年,自己风华正茂,那时的洛阳,又是何等的繁华昌盛,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然时光匆匆,如今故地重游,刘备却已是垂垂老矣,两鬓斑白,身躯也因长期的征战而疲惫不堪。

眼前这座曾经帝都,早已面目全非。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不是当年。

那是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浩劫。

董卓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野心,竟携帝西迁长安,离开洛阳之前,丧心病狂下令放火,熊熊烈火吞噬了整个洛阳城。

无数宫殿楼阁在烈火中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

曾经的繁华盛景,在那一场大火中皆化为乌有,只留下一片满目疮痍的白地。

此后,曹操统一了北方,雄心勃勃的以为统一天下已是手到擒来之事。

在他心中,洛阳作为两汉的故都,具有极高的政治象征意义。

待天下归一,自然是要还都洛阳,以证明自己乃天命所在。

于是,曹操在平定河北不久后,便果断下令调集民力,开始陆陆续续重建洛阳。

而刘备称帝建国,成功收复洛阳后,未满足于曹操所打下的基础,而是继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洛阳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重建。

此时的洛阳,已逐渐恢复了往日的一些生机。

宫室已初具规模,人口也年年增长,街道上又重新出现熙熙攘攘的人流,渐已有当年繁华盛景的些许痕迹。

只是刘备此番洛阳之行,并非仅仅是为了故地重游,缅怀往昔的岁月。

他此次前来,有着两个更为重要的目的。

其一。

此时长安之战仍在进行当中,随着战线的不断西移南移,前线距离邺城的距离越来越远,路途遥远不仅会导致消息传递不及时,还可能会贻误战机。

刘备南巡洛阳,就是希望能够离前线更近一些,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知晓前线的战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二,则是为还都洛阳做准备。

彼时关中尚未完全收复,洛阳地处中原,离魏国的边境较近,在防御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显然不适合作为帝都。

因此,刘备在萧何与诸葛亮的提议下,权衡利弊之后,才将邺城暂定为都城。

但洛阳在刘备心中,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是天下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又是两汉的故都,具有无可匹敌的政治象征意义,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关中大部已收复,长安城的收复也只剩下时间问题,魏国对于洛阳的威胁很快将不复存在。

既然如此,刘备自然认为没有理由不还都洛阳。

为长远计,还都洛阳乃是必然之举。

故刘备此番南巡洛阳,如果觉的一切条件合适,便有顺势宣布还都于此的打算。

御辇在洛阳的街道上缓缓行驶,最终徐徐驶入了皇宫那庄严肃穆的大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