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多了这样一种说法:鬼子!其实不擅夜战。
会有这样一个说法,他们的理由是:在十四年的抗战期间,我们很多次胜利都是在采取夜战的情况下打出来的。
可根据我和我的伙伴们,与鬼子战斗了无数次的经验。
事情并不是这样,鬼子他们仅仅是不乐意打夜战,而不是不擅长。
因为在白天的时间里,鬼子步兵能得到天上的飞机支援,炮击的效果也更好一些,能用更小一些代价、更轻松地取得胜利。
但是真到了必须夜战的时候,有着良好营养摄入,经过系统化训练的鬼子。
这些职业化的军人,他们在单兵战斗力方面。
依然比起了我们那些不久之前,还是农夫、小手艺人,长期营养不良之下身体瘦弱,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就拉上了战场的弟兄们强了太多。
之所以我和我的弟兄们,依然取得了多次与鬼子的夜战胜利,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
其一,我们是在保卫祖先流传的土地,所以有天然的正义性,因此我们也得到无数乡亲们的支持。
靠着乡亲们的支持,每每在发生夜战之前,我们都采用各种手段,尽可能消耗和削弱鬼子。
让双方之间的单兵战斗力,差距不要显得那么大。
其二,每一次的夜战中,我和我的伙伴们,还有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每一人都是抱着决死之心,只要能杀死眼前的鬼子,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
哪怕是自己的生命,甚至是灵魂……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10月4日的零点46分,在C沙城北郊的大圆洲野战机场上。
话说!这一个大圆洲野战机场,尚且还是民国十五年的时候,最初由北伐军一方所修建的。
前段时间C沙城眼见要失守的时候,国军就将机场破坏。
鬼子拿下了机场后,立刻派遣了一支工兵部队来抢修,结果刚刚修复得七七八八,又到了他们不得不撤退的时候。
多少也算是让鬼子白忙了一场,国军占了一些便宜。
对比起了平时一到了晚上的时候,机场这里总是一片死寂的情况。
在今晚这一个夜深人静时候,国军却是沿着其中一条土质跑道,一路点燃了好些火堆,将机场照得亮堂堂的。
明亮的火光之下,好些名地勤人员正犹如辛勤的工群一样,在不断地忙活着。
他们检查跑道上是否有障碍物,今晚的风力多大,风向又是如何。
一切都是为了接下来的时间里,自从桂南之战中空袭了鬼子舰队,如今在中华空军中已经成为一个传奇的米娜长官,即将起飞的事情。
好吧!问题就来了。
在国军空军几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米娜这次又从哪里搞来了一架战斗机?
还有历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夜间战斗机,也就是大兵的P-61‘黑寡妇’;这玩意尚且需要半年之后,才会真正的首次飞行了。
米娜驾驶着普通战斗机升空,在这么一个大晚上冒险升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只能说这一架战斗机的来源,是前天那位校长飞过来的时候,给他乘坐的那一架容克JU52运输,进行护航任务的两架战斗机之一。
今晚的战斗结果,实在是过于重要了一些。
那位校长自从飞过来之后,如今可是依然在C沙城坐镇,估计最迟也会是在战斗结果出来之后,才会安心离开。
这样一来的话,他乘坐的运输机和护航的战斗机,目前自然也留在了大圆洲机场这里。
然后在第一时间里,就一直在惦记着从哪里搞一架战斗机打鬼子爽爽,不然穿越过来后老感觉心里空荡荡的米娜,就盯上了他们。
再然后,胡彪就又对着那位校长提要求了。
要求给米娜提供一架战斗机,在今晚执行一些重要任务。
胡彪这货是不久之前,就要了人家一件心爱的无袖呢子大衣没错,又提出了要求的时候,可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
前者那是私人请求,这一次却是为了作战,两者之间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那位校长虽然心中有些膈应,但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也让人将其中一架机况最好的霍克-3型战斗机,转交给了米娜使用。
这也是入夜时分,在那个无人小村中,吃乡亲们送来酸菜的穿越者里,没有米娜的原因。
因为米娜在那一个时候,已经在机场这里忙活了起来,与一些地勤人员对这一架飞机,最后进行一次保养了。
而米娜在今天夜间,驾驶着一架普通战斗机升空。
虽然今晚的月色格外明媚,可是战斗机上没有安装雷达,机场更没有完善的夜间起降地面指引,危险性自然极大。
可是谁叫米娜,肩负着一些非常艰巨的任务了?
所以今晚安妮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驾驶着战斗机返航、降落的事情,她和这一架霍克-3型战斗机,就是她的最后一发炮弹。
零点52分的时候,当一个地勤人员手上拿着一个火把,顺时针晃动着手臂不断画圈,做出了一个‘可以起飞’的信号后。
安妮驾驶着霍克-3型战斗机,开始在跑道上缓缓滑行了起来。
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当速度达到了120公里每小时后,米娜一拉操作杆,飞机立刻犹如一只灵巧的雨燕一般跃上了天空。
起飞的过程,那叫一个相当丝滑。
只能说这妹子,在现代位面已经返回新家坡一段时间,却从未忘记在飞行俱乐部练习飞行技术。
如今驾驶螺旋桨飞机的技术,那已经是相当不错。
在机场上方盘旋了一圈,对着地面的一众地勤人员们摇动了一下翅膀后,米娜驾驶着飞机向着正北方,也是鬼子撤退的方向飞过去……
关于米娜在这个时候已经起飞的事情,胡彪等人相当清楚。
可是让胡彪他们也有些始料不及的情况是,在长沙城外,湘阴和岳阳等地的偏僻乡野之中,不知道多少乡亲们也自发行动了起来。
湘省自古民风彪悍,从晚青时期开始‘无湘不成军’的说法,又岂是白说而已。
由此可见湘省人彪悍起来,是如何一种凶猛。
今晚他们闻到了国军要动手的味道之后,又岂会仅仅送上一点泡酸菜、榨菜这些,表达一下心意就够了?
一个个村子,又或者是一个个家族的男人们,他们自发地聚集了起来。
带上了土铳、鸟枪、柴刀和梭镖,甚至是抬出了埋了有些年头的土炮,也在这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他们生长了多年,早就熟悉的山山水水中行动了起来。
在那些正面战场上,他们估计是派不上多大用场。
可是一旦鬼子被打散,进入了慌不择路的溃逃状态;那么这些人就会让鬼子知道,什么叫作人民群众汪洋大海一样的战争。
******
零点59分,在湘阴地区一个叫作归义乡外的某处野地中。
老马、小河南、执象三人,借着今晚的明媚月色、端着望远镜打量着一公里之外的鬼子一处宿营地。
需要说明的是,撤退的鬼子大军在晚上宿营之后,并不是沿着土质公路扎下了一个延绵数十里,有着八九万人的狭长大营。
而是以最少一个大队,最多一个联队为规模。
每隔着数百米远的距离,扎下了一个有着一圈完整防线,左右之间能够互相支援的营地。
如今他们眼前正在观察的这一个鬼子营地中,就驻扎着他们本次打算全歼的鬼子第6师团,麾下的部队。
有着一个步兵大队,一个辎重兵大队,一共两个大队的规模。
不过在前期的战斗中,其中的那个步兵大队已经伤亡过半,所以眼前营地中鬼子的总兵力,也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此时的话,哪怕已经是凌晨时分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