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九十章 野战军,不相信借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章 野战军,不相信借口(1 / 2)

东校区信息指挥室内,众人脸上笑意不减,就连陈默的心情似乎都轻松了不少。

但也只是轻松一些,并没有完全放心。

夜训初期机动阶段过后,伴随着重装车队陆续离开。

陈默的神情,再度恢复凝重。

从车炮场能把战车开出去,这在整场夜训行动中,只能算开个头而已。

后面还有敌军模拟雷场,还有各种突击障碍在等着。

第一次全营大规模集训,陈默知道,不会这么顺利。

因为出营机动之所以顺利,那是校区内的地形,所有连队的战士都熟悉了,哪怕新来的人,晃悠半天,闭着眼就能在这里转悠几圈。

可外面。

广阔天地,未必就能协同顺利啊。

场地越大,需要的通讯频率就越高,部队展开也就越困难。

如果只是一条小通道,顶多两辆战车并排开出去,排队就行,没什么难度。

外面,就难说了。

此时,西校区外。

嗖嗖嗖.

侦察连开始投射手抛无人机,陆续冲向夜空,进行前路侦察,同一时间,雷达车疯狂转动,警惕随时到来的空袭行动。

轰隆隆!

轰隆隆!

大地在震动,伴随着一阵大马力发动机震天轰鸣声传来,一辆又一辆98式,85式主战坦快速扩散,沉重的钢铁履带,无情的碾压地面。

本就因为深秋,随风摇曳的枯草,彻底被碾进尘土中,和大地融为一体。

庞大的车组正在展开。

九月中旬的晋阳,车外寒冷,但坦克车内,空气却异常燥热,混合着柴油机油味道的空气,充斥在狭小的空间里,所有车组战士表情严肃。

根本来不及擦拭额头渗出的汗水。

坦克车组,作为示范营排头,并且还担负全营防御任务,他们连长和刘营长早就在夜训开始前,就提出了要求。

排头协同车组,如果想做好,想拿到今天的头筹,获得立功或者提干机会。

就必须达到指挥车长,车辆驾驶员和坦克滑膛炮兼导弹操控手高度默契,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而驾驶坦克,远比驾驶其他车辆更难,因为陆军生产的这些机械化大玩具,从诞生那天开始,就是为了战斗。

终生战斗。

“注意注意,前指挥坦1车,你们前方十二点钟方位,出现障碍物,完毕!”

正在散开机动的坦克车组,听到侦察连发过来的警报。

指挥坦内,负责辅助观察的指挥车长,立刻针对正前方进行夜间红外观察。

“前方200米,十二点钟方向,目标障碍物,反坦克锥,车身向左半位绕行。”

“收到!”

驾驶员目光冷冽的应声,即便开了红外,坦克驾驶舱主视界限也只有60度,所以,坦克大部分命令,都是由视界更广的指挥车长下达。

一级士官驾驶员,手中精确的控制操纵拉杆,控制前进方向,同时降低车速到2/3满速,千锤百炼的军事动作,尽管换了新型战车,依旧显得干脆利索。

轰轰轰!

最后100米距离突进,庞大的钢铁怪兽以最小绕度角,顺利通过首个障碍物,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反坦克锥。

但这,仅仅只是夜训刚开始而已。

接下来。

会有一系列障碍物考验,不光排头的坦克连需要注意,侦察连更要根据所有连队机动路线,及时预警。

西校区门岗距离三号高地模拟目标不远,顶多几公里,陈默既然下令三个小时机动任务。

那就预示着,这一路不会平静。

很快,排头车队来到距离阻断壕沟五百米处,这一道壕沟,是针对全营,壕沟后面就是反坦克雷区。

长16米,宽8米,深3米的沟,只要在这条机动路线上,任何战车都不可能横跨。

侦察连负责预警。

工兵连根据提示的坐标,机动速度,精准的驾驶工程车冲到必经之处,一点时间都没敢浪费,利用复合钢板,在壕沟上方搭建针对坦克两条履带宽度的简易钢桥。

轰隆隆。

几十吨重的怪兽,缓慢,坚定的开过去。

信息指挥室内。

陈默,程东,汪建斌三人,这时候,他们脸上可没有任何轻松的神色。

全营首次夜训,开炮什么的还用不上,各连没这个协同能力,目前,坦克车组已经率先冲到了之前坦克连进行基础训练时,建造的障碍场。

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啊。

侦察,通讯,技术,等等环节,一旦出错,整个障碍场被撞破还是小事,关键是协同混乱,其他车组在速度,配合方面出现失误。

都会有连环撞车的风险,甚至还会开到沟里,造成训练损伤。

不过还好。

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坦克作为机动时,两翼的防御,他们前行路线和别的车组都不太一样。

从壕沟到雷场。

所有坦克,无论是冲锋,突击,还是提速,绕行,倒车躲避雷场,都显得井然有序。

一个又一个障碍物,将重装车组隔离的越来越远,坦克也跑的越来越欢。

什么10×5米巷战窄巷,什么90度直角极速变向坡,什么20×0.5米浅水沟。

两翼的98车组和85车组,都游刃有余。

这也难怪。

全营机动,现在正处于坦克障碍场,而坦克连指挥不光有刘鸿运这个老牌指挥官在,并且该连队组建最早,连长秦小军没少带人在这训练。

场地基本都熟悉了。

夜训的变故,出现在两翼坦克,冲出障碍场一半之后。

陈默眼睁睁看着坦克连,距离后方车组越来越远,几乎脱离了协同时,要求的最远距离。

他知道,这不是坦克连指挥的失误,坦克速度快是因为这帮人熟悉场地,而后面慢,是规避等各种反应,比不上这帮开坦克的兵。

哪怕提前预警,哪怕障碍物远比坦克连碰到的少,也不行。

这眼瞅着队形要乱,后面连队跟不上。

陈默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程东:“启动敌军模拟反坦克导弹,加大对坦克连的难度。”

“明白!!”

程东点点头,随即走到一旁,拿出对讲机下达了命令。

时间仅仅过去六秒。

障碍场上的模拟敌袭装置,就被人为启动。

这种突然启动的装置,侦察连根本来不及反应,更不可能提前预警。

只能凭借雷达和火控自主反应。

“警报!”

“警报!”

原本正在突击的坦克,驾驶室内突然红灯闪烁,火控疯狂报警。

而侦察连的雷达,在战时拥有最高通讯权限,也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将所有警报第一时间,下放到全营各连指挥车组。

安静的夜训氛围被彻底打破。

“紧急规避,目标2点钟方向,距离870米,单兵反坦克导弹锁定,10米270度规避机动。”

坦克指挥车长急声大吼。

夜训最关键的环节到了。

要知道,障碍场上的反坦克导弹模拟装置,针对的可不是一辆战车,这玩意适用于所有车组。

并且伏击距离都不同。

就比如坦一指挥车,他被锁定,指挥车长就要判断,根据进攻轨道,自己后方有没有己方的战车。

如果有,那就不是规避,而是利用坦克侧边的复合装甲,转动角度,硬生生抗住这一击,主动迎接导弹,替后方战车掩护。

如果没有。

870米反坦克导弹,留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只有三秒。

当然,后方没有己方战车,也不代表就不能硬扛导弹,而是指挥车长必须通过敌人方向,来判断机动规避流程和方式。

短时间内,选择最佳的方式。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武器操纵员发射热源干扰弹。

一次规避,是对整个车组人员的考验。

本来吧。

示范营这么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实战紧张氛围,不搞固定套路,让官兵真正体验到战争里的战损危机。

锤炼所有车组快速反应,快速计算,快速规避的三快实战能力。

但忽略了一点。

模拟进攻装置是范围性的,只要有战车进入这个范围,通通收到预警。

一秒!

两秒!

三秒!

两翼机动的坦克车组,基本都有规避动作。

有些选择转向躲避,而有些则是选择用复合装甲硬抗。

全连在三秒内反应过来,规避率达到了90%,战损坦克非常少。

可问题是。

导弹被坦克给抗住了,后面的车组却因为突然的火控警报乱了套。

有些战车是慌乱中撞上了障碍物,有些原地没动,被判定战损。

更有一部分离谱的车组,手忙脚乱之间竟然关闭了通讯,导致战车彻底失联。

“喂!喂喂喂!!!”

汪建斌发现交联卫星定位系统,有十几台装备失去信号源,他整个人脸色都白了。

抓起通讯器,大声的呼叫。

要知道,全营机动,数百战车集中,一旦有些战车收不到通讯消息,视界角度又不佳,加上照明条件不好。

误判机动方向及跟车距离,那可是会发生大规模撞车事件。

轻则装备受损,重则出现大批量战士损伤,甚至有训练意外发生。

“秀才,麻烦了,十几辆车通讯中断!!!”

汪建斌神色焦急,扭头看向陈默。

但陈默却没有表现的太过紧张,他盯着无人机从半空投射的画面,再看看失去通讯的战车区域,笑着拍了拍汪建斌的肩膀:“别急,你是在响箭呆久了,没有碰到过比较笨的兵。”

“这通讯设备,是被战士在手忙脚乱时给关掉了。”

“不管什么原因,战车都不能再继续前进,必须发信号弹暂停训练,太危险了。”汪建斌依旧在坚持自己的意见。

陈默却微微摇头,随即看向程东:“模拟空袭,要求地面机动组,立刻进行热源隔离,地面伪装。”

“是!”

程东没有什么建议,只执行命令。

他拿起对讲机,下达指令。

没过多久,侦察连的雷达设备再度爆发出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

通讯设备中,负责看守雷达的士官,大吼着提醒所有连队散开,停车熄火,展开地面伪装。

这一下。

示范营首次夜训的短板彻底暴露。

空袭预警出现后。

坦克连最先反应过来,他们本就游弋在机动队的两翼,无非就是继续扩大距离,停车熄火,给战车覆盖类似帆布的隔绝热源伪装。

随后,所有坦克兵,四散远离战车,趴在地上,进行单兵伪装。

侦察连控制手抛无人机降落到远处,从步战车中钻出,同样全体撤离。

但其他连队,先是分散时,屡次因为机动协调出现问题,不是撞车,就是好几辆车奔同一个方向撤退。

人员更是混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