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甚好!能够不打打杀杀就能保证边境的安定和平,才能让幽州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那些外族更多的也是普通人,只要以后通商开市了,就可以通过交易换取双方需要的物资,那他们也没有理由再侵扰边民了。
魏曹掾,我之前颁布的停止与外族发生不必要摩擦的政令,各郡都有回复了没?”刘虞又看向魏攸问道。
“回禀大人,除了辽东属国和辽东郡外,其他各郡都已经回复了,各郡太守都表示会严格执行刺史大人的命令。”
魏攸虽然在刘虞手下做事不久,但他还是非常佩服刘虞的,他确实如传闻一样为人俭朴,勤政爱民,一到幽州就亲自到各处受灾严重的地方去安抚百姓,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帮助百姓恢复生活和生产,不惜直接得罪一些豪门世家,短时间内就深得民心。
不过在从某方面来说,刘虞的政治嗅觉并不敏锐,就像刚才还夸奖刘焉,以及对待公孙瓒的态度,如果说最不欢迎刘虞来幽州做刺史的人,那应该就是刘虞口中同为皇室宗亲的刘焉,还有右北平太守刘政了。
至于公孙瓒,魏攸并不觉得他对待外族的态度有什么错,毕竟身为右北平人,太了解那些游牧民族的秉性了,这也是看到黄巾之乱被快速平息下去,所以他们才会表示认同刘虞的怀柔政策,也是给他们自己找个台阶下。
刘虞的想法其实很好,与那些游牧民族通商开市,确实可以让双方通过交易的形式各取所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双方的关系,双方能够和平共处。
可惜那些游牧民族的人可不像汉人遵从儒家思想,他们更信奉强者为王,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震慑,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和平的,而公孙瓒可以说是幽州能过震慑外族最强的存在了,刘虞更应该与其交好,纳为己用,看来回头还得多劝劝刺史大人。
“又是这个公孙瓒嘛?我听说他对待外族,完全秉承着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态度,多次将外族的小部族屠杀殆尽,这样只会结成死仇,难道他以为他能像当年冠军侯一样,杀得匈奴远遁漠北,自此漠南无王庭嘛?”刘虞气愤的说道。
“大人息怒,那公孙瓒我也有过接触,他虽然对待外族的态度比较强硬,屠戮过一些外族的部落,但他屠戮的那些部落,也是当初抢掠屠杀过我边境村民的部落,也算是为我大汉子民报仇了,就是手段略微残忍了一点。
不过公孙瓒此人贵族出身,还是很识大体的,而且我觉得有公孙瓒从旁震慑那些外族,大人的怀柔政策应该更好施行下去。”魏攸还是借机帮公孙瓒说了几句好话。
“嗯!那暂且不管那个公孙瓒,辽东郡那边是什么情况?我记得太守好像叫孙喧是吧?”刘虞想了想觉得魏攸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心中还是给公孙瓒记下了一笔,随后继续问道。
“大人,其实辽东郡也是回复了的,只不过不是辽东郡的太守孙喧回复的,据说太守孙喧年后染疾,目前辽东郡的政事都有辽东长史曹刘代为主持,所以是辽东长史曹刘回复的,表示会严格遵照您的政令行事。”魏攸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近期首要任务是抓好春耕,让幽州百姓尽快恢复生产,能够从去年的灾乱中恢复过来!你俩都先去忙吧!”刘虞说道。
“那个大人,今日接到朝廷新的政令,今年田赋将加十钱,还要各郡送大批良木去洛阳,用以修缮西宫!”齐周将一个黄色的诏书放到了刘虞的书案上。
“什么?刚经历灾乱,还要加田赋?这,这……哎!”刘虞闻言站了起来,拿起诏书看了起来,最后发出一声叹息!颓然的又坐了回去。
…………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