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手中的长枪,竟然整根都是由纯铁打造的,挥舞的招式也并不华丽,看起来更像是军伍中实战的枪法,每一招一式都是奔着取敌人性命而去的。
少年别看才十二三岁的模样,却已经身高七尺有余,皮肤白皙,面容俊美,眼神坚毅,长大后必定是一个大帅哥。
这时一个三十上下的美貌妇人,手上拎着一个水壶拿着碗碟来到了院中,身旁还跟着一个三岁的男孩。
“策儿,都练了一上午了,过来喝点水,休息一下!”妇人开口说道。
这舞枪少年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孙策虽然已经长得十分高大,其实今年他才刚满十岁。那美貌的妇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孙策的母亲,历史上的武烈皇后吴氏,那三岁的小男孩就是后来的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
“娘,我不累!您把水放一旁就好了!”少年并没有停下来,一边挥舞着长枪一边说道。
“难道你打算让你的朋友就站在这看你练枪不成?”美妇人应该早就习惯了自己儿子的性格,笑着继续说道。
孙策这才停下了手中动作,回身看去,就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少年正站在母亲身后,笑吟吟的看着他,孙策立刻将手中长枪猛的扎在地上,笑着向那少年走去。
“周瑜,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不用去学堂嘛?”孙策笑着问道。
“我又被夫子赶出来了!”周瑜笑着说道。
“哦!你又问夫子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了?”孙策一边和周瑜说这话,一边想接过了母亲手中的水壶和碗碟,不过却被吴氏让开了。
吴氏将碗碟放在了院中的石桌上,先给周瑜倒了一碗,又给孙策倒上了满满一碗,笑盈盈的看着两个俊美的少年,而孙权这时却跑到插在地上的长枪前,双手抓住枪柄,奋力的想将长枪拔起。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原本去年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奉命去围剿黄巾军时,是将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居住。别看孙策才十岁,在寿春时,就已经开始结交名士,并且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名声也就渐渐传播开来了,而周瑜正是仰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前去拜访。孙策和周瑜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杰出通达,因而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恰逢孙策打抱不平,将寿春当地的几个恃强凌弱的世家子弟狠狠揍了一顿,孙策虽然不怕那几个世家子弟,但还担心母亲和弟弟受到牵连,于是在周瑜的建议下,孙策一家跟随周瑜来到了庐江宿县这边居住,现在住的宅子,还是周瑜家的房产。
虽然孙策家世代在吴地为官,据传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孙武的后人,但实际上这时的孙家和周家想比可差了不少,周瑜的周家在庐江这里可是世家大族,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过太尉之职,其父周异也曾任洛阳令,反观孙策的老爸孙坚,去打黄巾之前,也就历任过三县县丞之职。
可以说孙策作为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与周瑜密不可分的,并且是在两人相识成为朋友后,孙策就一直在受到周瑜的帮助,就像这次来庐江宿县居住后,在周瑜利用周家的影响力,帮助孙策结交了很多社会的上流人物,更有着孙策自身名声的加成,江、淮一带的名士都来投奔他,从而为他后期横扫江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也没有拿太难的问题来考教夫子啊!我只是问他云从何生,雨从何来,为何南之为雨,北之为雪?可是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夫子还是答不上来,那夫子只会照本宣科,完全是在误人子弟。”周瑜端起水碗喝了一大口,浑不在意的说道。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