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吃过早饭后,就带着典韦去找卢植了,不过曹刘这早饭吃得属实有点晚,这段时间和马钧、鲁楠两人闭门鼓捣蒸汽机,还挺累的,不少零件都需要后面手动打磨,曹刘着实体验了一把手工搓零件。这还是被典韦给叫醒的,不然曹刘肯定是要睡到自然醒的。
结果就是等曹刘到了卢植的临时住处。卢植早就已经出门了,问过了管宁才知道,虽然两人昨天几乎聊了一夜,可卢植一大早就起来了,先是在基地各处转了一圈,随后就去了戍卫营。
没寻到卢植,曹刘就拉着管宁聊了起来,主要是好奇这两个虽然有师兄弟之称,却第一次见面的两人,聊啥能聊了一晚上。
管宁这段时间的变化也很大,不知道是不是身边的人都受到了曹刘的影响,说话和行为举止,已经不像曹刘初见时那样,礼数繁多咬文嚼字的,就像现在,曹刘和管宁俩人很随意的在路边找了个能坐的地方聊了起来。
从管宁的口中得知,昨晚两人开始还在聊一些曾在陈公家里学习时的趣事,也都为老师的冲动之举感到惋惜,不过后面聊天的内容都是和曹刘有关了。
两人都说了一下如何与曹刘相识的,管宁也给卢植介绍了一下辽东郡这边的大致情况,主要介绍了李家村基地从无到有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布局。
卢植更是对李家村基地的发展方式和政策赞不绝口,还说如果朝廷能像李家村基地这样去安置灾民和流民,绝对不会发生去年那样的黄巾之乱,不过当管宁给卢植详细说了一下李家村基地建立起来的花销后,卢植又沉默不语了。
相比于管宁,卢植更加了解如今大汉的朝局和情势,如今的大汉穷吗?要是和当初的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想比,确实国力远远不如,但相比于永元之隆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不堪。
主要的问题还是从汉和帝后的继任者,过于依赖宦官和外戚来维系统治,几次重大的决策失误,让大汉逐渐丧失了对西域的掌控力,路上的丝绸之路也随之中断,再加上连续遭受了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若非有邓绥皇后力挽狂澜,估计大汉都熬不过那内有天灾人祸,外有异族侵入的十来年。
在卢植看来,如果是邓绥皇后这样的外戚当政,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只可惜邓绥皇后积劳成疾,四十一岁就病逝了,如果邓绥皇后能再多活个二十年,卢植觉得大汉还能保得百年的昌隆。
如今的大汉还要比邓绥皇后主政的时候要好得多,如今的大汉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财都集中在官宦和世家手中,没看到那崔烈能拿出五百万钱来买官。
灵帝总是喊内库没钱,但每年卖官得来的钱并不少,只不过都花费在了吃喝玩乐上,卢植出任尚书时,没少向灵帝进言,还趁着178年的天地异象(日食)时,上陈八事,希望灵帝能杜绝恶习任用贤才,可惜始终没有被采纳过。
可以说在卢植心中早已对如今的朝廷没有太大的期许,从上陈八事之后,卢植也谨守本分,力所能及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也逐渐被边缘化,毕竟无论是灵帝,还是那些官宦,没有人喜欢忠言逆耳,行事不能同流的卢植。
后面又发生了陈球一事,虽然卢植没有受到牵连,但毕竟卢植与陈球有师徒情谊,就更加被边缘化了,不过卢植也乐得清静,不再过问朝事,更多的时间在家中研究经史子集,并写了两本书《尚书章句》和《三礼解诂》,不过卢植写的这两本书,在后世都已经失传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