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等了一会,让手下的人议论一阵,才轻轻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进入此次会议的正题,讨论建造海洋科考船的可行性。
这场技术讨论会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
会议室里全程那是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的烟头都倒好几回了,里面的人一个个都深皱眉头。
“苏总,以现有的条件,我们最多就是做到这个水平了,但是,与其说它是海洋科考船,还不如说是游艇和探测设备的集合体,虽然还差了点,但大家已经尽力了。”
刘量再次皱着眉头审核了一遍连夜赶出来的设计的资料,随后递给苏铭,面带羞愧的说道。
但这已是大家连续出谋划策十几个小时,各尽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嗯,大家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我先找王总汇报一下。”
办公室里,王铭洋坐在椅子上如同平日一般忙着在写代码。
随着这段时间岛上人工智能的应用,王铭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要将它跟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实现无缝连接以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习进化,这样不仅能加快“启源”智能体功能的成长,加快其通用大模型的成型,还能降低其构建成本。
“boSS,船厂的苏总前来汇报工作,是关于建造海洋科考船的。”
正在忙碌的王铭洋听到助理阿古丽的汇报。
“好的,请他进来吧,帮准备一杯铁观音,他喜欢喝这个。”阿古丽应声而去。
“苏总,怎么这么憔悴?昨晚又通宵了?不是跟你说过这项目不用太赶的嘛。”
王铭洋看到走过来的苏铭顶着两个黑眼圈,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呵呵,没事,一会汇报完我就回去休息。唉,现在老了,比不了以前啦,想当年在振华,连轴转赶工期都不带怕的。”
接过阿古丽递过来的茶,苏铭喝了一口,铁观音特有的淡淡茶香让他精神头一震。
“王总,这是我们船厂所有技术人员连晚开会讨论后得出的结论。
海洋科考船不是普通的船型,技术集成度高,方方面面涉及的细节很多,建造难度比较大,我们目前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我看呐,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直接买国内的旧船。到时候也能有个参考的对象,就像飞机研究部门一样。”
王铭洋一边听苏铭说着话,一边快速翻页浏览资料,双眼和大脑如同扫描仪般,很快就看完了。
“苏总,达到这资料上的设计标准已经够了啊。”
“这水平也就相当于湖泊考察船的级别,够用了?”
“呵呵,怪我,当初没跟你们说清楚。
我们现在要探索的海域,也就是夏岛周边的这些地方而已,只有五六十米深,大多数属于浅水区。
科考船不用一下子就搞得这么高大上嘛,先建个一两艘来试着用,到后面慢慢改进还来得及的,只要舍得花钱,我相信船厂的技术水平会上来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