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年底忙碌(2 / 2)

现在整个松和县乃至方圆百里之内,什么地方的建筑市场最红火?

丰水县!

其实之前他去丰水考察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目前整个丰水县都在大兴土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民房,尤其是九城跟河塔两镇。

绿色产业布局两年多,如今到了增收的时候,基层群众手里有了余钱,第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在盖房子。

他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内,这个市场都将会是无比庞大的。

柳南窑厂作为地区性实力最强的窑厂,如果连这个动向都找不准的话,那柳江这个厂长确实要换人。

被黎卫彬耳提面命了一通,谢维良也不敢反驳什么。

困难嘛窑厂当然有困难。

但是现在整个柳南镇就没有不困难的单位,连他这个镇长都愁得睡不着觉,窑厂当然也没有退路。

柳江如果在这道坎上迈不过去,纵然是他谢维良也帮不了自己这个老朋友。

……

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间的功夫就已经是1月中旬。

连着几天时间,黎卫彬都在柳南镇

在落实任务方面,谢维良这个镇长的严谨和认真程度并不逊色于当初在河塔镇的陈晓华。

而且相比之下,现在的谢维良在魄力上要远超当初还没有机关工作经验的陈主任。

1个半月的工夫,柳南镇下辖的数十个大队、村,将近6万多的人口已经统筹为11个行政村和3个镇社区。

在这项工作上,谢维良花的工夫很足,取得的成果也很大。

与此同时,全镇除了三个社区以外,在陈晓华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其他的11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完成了绿色大棚前期的各项工作。

相比于丰水县的河塔镇,柳南镇这边的地势更加平坦,全镇之内几乎没有山地地形,跟相邻的九城镇类似。

这也是当初陈正清参加揭牌仪式的时候,当场询问黎卫彬为什么九城镇更合适但是没有选择九城镇开展绿色产业试点的原因。

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柳南镇这边的各项工作比之当初的河塔镇,无论是工程的进度还是施工成本都有极大的优势。

“我再强调一遍,这一次推动绿色产业在我们柳南镇落地,对我们柳南镇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

“各村各单位都要把工作落实好,个人要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

“尤其是各个联络人,要把联络工作当成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17号一大早。

结束连续四天的工作调研之后,黎卫彬第一时间就在柳南镇主持召开了产业工作的阶段性会议。

推迟了一年多的绿色产业方案终于落地,对于当地的群众而言无疑也像是打了一次强心剂。

为了推动工作保质保量地落实,柳南镇这边按照黎卫彬的指示落实了联系人制度。

按照规定,镇政府副科级及以上的干部,每个人都要联系至少两个村或者社区开展工作。

包括黎卫彬自己也联系了大林村和镇政府所在的八里社区。

除此之外。

镇政府各个办公室也要归口到各个分管领导那边,负责具体的联系工作。

当初这个制度一下达,不少人都是叫苦连天。

后来风声不知道怎么传到黎卫彬耳朵里去了,他这位黎县长随即就调整了两个人的职务,这一下子整个柳南镇政府都变得鸦雀无声。

……

松和县长途汽车站。

在距离汽车站入口不远处的水果摊边上。

一道高高瘦瘦的人影正裹着一件黑色的大袄站在路边上跺着脚,时而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时而张望着不远处的方向。

如果不是非常亲密的人,恐怕即使是当面也没有几个人能认得出来这个浑身裹得严严实实,脖子上还围着围巾,大冷天还带着一副墨镜的年轻人就是松和县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其实黎卫彬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车站这边,然后就一直在外边干等着。

一直到将近11点钟的时候,看到一辆从省城过来的大巴车缓缓开进了汽车站,他这才跺了跺脚朝出口那边走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