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的意思是混乱的内战!
可不是现在这种秩序的竞争!
陆明强撑着没表情:
“……然后呢?”
赵琪亮笑得阳光灿烂,跟汇报立功似的:
“我们现在两个项目组并行,每个核心版本都会拆成两个方向。”
“UI流程、剧本表现、任务交互、系统稳定性,全都分头推进,最终合流合并。”
“还有每日工时、功能点交付比、主策文档评审效率……”
“项目透明化、全链条对标追踪,形成了良性竞争!大大提升了开发速度!”
“比如‘剧情支线太多’的问题,我们现在能在初稿阶段就做两套不同收束结构,比以前灵活多了。”
“而且团队竞争还有一个好处……”
他指了指那块排行榜:“会主动查错。”
“不是光bUG!我们把一整套流程指标都纳进去了。”
“提交速度、复现说明完整率、测试准确率、修复耗时评估准确度……”
“这些都是得分项!”
“有得分,才有排名,有排名,大家才得动。”
“按照我的估计,我们目前整个效率至少提升了30%以上!”
陆明:“……”
他听明白了。
好嘛。
原来如此。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了!
bUG变少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bUG越少,得分就越高!
“我养的不是测试团队,是电竞战队是吧?”
“你们这是哪来的奥林匹克精神?!”
陆明都快被整不会了。
他就站在那块榜单前,愣愣地看了好一会儿。
不是不能竞争。
是你们竞争的方式……
怎么把“bUG越少”也当成KpI核心指标了?!
你们能不能有点对研发者的基本尊重啊!
他缓缓吐了口气,没说话,手指敲了敲那一栏“bUG数量得分”的小字:
“这个……”
“bUG这一项,你觉得真的适合做成对比指标吗?”
赵琪亮愣了下。
“啊?为什么不适合?”
“这不是最直观地反映开发质量吗?”
“谁bUG多,说明谁流程不严谨,谁bUG少,说明谁提前控制风险了……”
“这是标准化考核啊陆总!”
他一脸真诚,看得陆明整个人都有点麻了。
真·标准化考核。
真·流程治理闭环。
但问题是……
你们这样一套操作下来,bUG真的就越来越少了。
陆明轻轻咳了一声,思索了一下措辞,开口道:
“我不是说你们做得不对。”
“你们能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形成闭环机制,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事。”
“只是呢……”
“bUG这东西吧,它不能直接变成负向指标。”
赵琪亮愣住了。
“怎么说?”
陆明手指敲着下巴,慢悠悠地道:
“你们这效率是高了,是没错!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事儿的本质就不对劲!”
“竞争不是问题,团队对标也不是问题。”
“但你们现在是把bUG数据指标化、KpI化、反向激励化,一出问题就扣分,那以后谁还敢动手啊?”
“你以为现在还能维持热情,是因为现在还在搞前期架构。”
“但是随着你们的开发进度……”
“一旦进入中后期功能融合阶段,你就等着看,团队会开始推诿、不敢冒险。”
“你现在一口气全剿了,那些开发者就不敢试错了!”
“尤其是现在,我们这个游戏的体量有很大,谁能保障不出bUG?”
“所以,我的意思是,开发过程中,要允许试错,允许反复,允许你们先错一次,再去发现更合理的写法。”
“这是对开发者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你把减少bUG当作目标,那游戏就没法再往深处开发了。”
“你以为是节省时间,其实是在割自己的可能性。”
赵琪亮认真点头:
“陆总,您说得有道理。”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我们可以继续竞争、继续评分,但‘bUG数量’这项,取消掉,不作为评价核心?”
“对。”
“我就是这个意思!”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