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出院的速度快得超乎大家想象,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搬家速度。
三八节刚过,周末就接踵而至,而刘海中正是在这一天出院的,还是大早上。
院子里的人见到突然冒出来的刘海中,都有点吃惊,不过跟上次刘海中自己回来时比起来,这次大家都还挺热情地上去打了招呼。
当然,这时候也没人去揭刘海中的伤疤,毕竟大家都知道他是被气进医院的,万一不小心说了两句不好听的,再把人给气进医院,那可就麻烦了,搞不好还得赖在他们头上。
就连许大茂,这时候也没说什么刺激他的话。大家在院子里有说有笑的,气氛那叫一个和谐。
“老公,刘海中回来!外面可热闹了,你没出去看看啊!”王建君上完厕所,一路小跑着来到厨房,告诉正在做饭的何雨柱。
何雨柱瞅了一眼王建君,“不会吧!他这么快就从医院出来了?
他这病可经不起折腾,这时候出院,他到底咋想的。”
王建君洗完手,“谁知道他咋想的,你又不是不了解他的脾气,估计是他自己想出院,刘光齐他们怕刺激到他,就只能听他的了。”
何雨柱撇撇嘴,“还真能折腾,也不怕出问题,完全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
王建君耸耸肩,要她说,直接在医院住着多好,等房子有着落了,出院直接搬过去,多省事。
不用见邻居,也不用觉得尴尬,还能让自己心里舒坦。
“老公,你要不要出去看看?”
何雨柱说道:“有啥好看的,都看了多少年了,又不是没见过,说不定明天上班路上就碰到了。
行了,赶紧准备吃饭,今天咱们不是还要出去发电报嘛,别耽误了时间。”
吃饱后,何雨柱借口发电报有正事儿,让雨水领着萱萱出去玩,然后他俩就去发电报。
当然,发完电报再出去溜达一圈也挺顺理成章的。
等他俩回到四合院的时候,都已经中午一点多了。
何雨柱停好车子,拎着打包的饭菜,扯着嗓子朝屋里喊:“雨水、萱萱,我们回来咯,顺便在路上吃了个饭,给你们带了些。”
何梓萱噘着嘴从屋里走出来,“爸妈,你们这是去哪儿溜达了呀,上午九点多出去的,等到一点多才回来,是不是下午我小姑不去学校,你们晚上才回来呀。”
何雨柱:嘿,净说大实话。
王建君笑着说:“萱萱,你是不知道邮局今天人有多多,这写信的、邮钱的、发电报的,乌泱泱的全是人。
我和你爸这可是等到十二点才排上队的,发完电报吃了个饭就赶紧回来了。
还好你没去,那里可无聊了,得一直等着。”
何梓萱看向何雨柱:“爸,妈说的都是真的吗?”
何雨柱认真地点点头,“是真的,爸也没想到周末人会这么多,可能是邮局周末休息,工作人员比平时少,再加上办业务的人又多,所以才等了那么久。”
何梓萱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下次我陪爸妈一起去,咱们一家人在一起还能聊聊天,解解闷儿。”
王建君笑着说:“好呀,下次一定。”
三人说着,进了屋里,何雨柱把打包好的菜放到厨房,“萱萱,你小姑呢?中午你俩吃饭了没?
我再给你们热热这些菜?”
何梓萱晃着小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和小姑中午吃过了。小姑在西屋看书呢,那屋里安静,没人打扰。”
何雨柱笑着说:“那行,这菜咱们就晚上再吃。”
王建君瞧了瞧厨房,“萱萱,你和雨水中午吃的啥啊?”
何梓萱眼珠子一转,“没吃啥,就是小姑炒了个菜,吃的馒头。”
王建君“哦”了一声,“那可不行,让你爸把菜热一热,咋也得吃点好的。”
何梓萱嘻嘻一笑,“妈,晚上吃也不晚。”
王建君白了她一眼,“晚上你小姑就吃不着了,快去喊你小姑,让她在堂屋等着,等会儿你们俩再吃点。”
何梓萱不情不愿地说道:“好吧。”
何雨柱有些疑惑地看向王建君,“老婆,这是要干啥?”
王建君指了指厨房的锅碗瓢盆,“今天早上还是我刷的锅、碗呢,你看这都没动,两人上哪去吃饭?
我看萱萱那样子,八成是她让雨水带她出去吃好的了。”
何雨柱无奈地耸耸肩,“好,热菜。”
没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
“萱萱,你快吃啊!”
何梓萱瞅着眼前的饭菜,是一点食欲都没有,她中午和小姑吃烤鸭吃得饱饱的。
“妈,我吃不下,中午小姑做的菜太好吃了,我吃撑了。”
王建君哼了一声,“吃撑了?我看你是在外面吃撑了。
说,在外面吃的啥!”
何梓萱脖子一缩,“跟小姑吃的烤鸭。”
“嘿,何梓萱,你能耐了啊!你和你小姑都不挣钱,还有钱出去吃烤鸭,等你以后有钱了,岂不是要去吃老莫了?”
何雨水出来打圆场,“嫂子,不就吃顿烤鸭嘛,我也是嘴馋了,才拉着梓萱去的。”
王建君又对雨水说:“雨水,你还宠着她呢,你什么性子我还不知道,你能想着去吃烤鸭,还不是何梓萱让你去吃的。
你忘了以前你哥让你跟着张晨去家访的事了?再这么宠下去,萱萱要成啥样了?
昨天晚上咱们吃的鸡和鱼,今天又吃烤鸭,天天吃肉,这还得了?”
听到王建君这么说,何雨水不吭声了,她也明白嫂子的意思了。
何梓萱见小姑替自己说话还挺高兴的,结果没想到,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何雨柱。
何雨柱则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他老婆说得对,是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了,家里就何梓萱一个孩子,娇生惯养的,平时零食不断,零花钱也不少,都把孩子惯坏了,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毛病。
其实,他老婆也挺双标的,他们两人吃好的,回头这又教育自己闺女了。
王建君接着说:“何梓萱,从明天开始,跟我去家访。”
王建君教的大多是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平时都是和其他老师交接一下学生情况,很少去家访。
她觉得家访挺不错的,可以带孩子出去看看,让她知道挣钱的不容易。
何梓萱根本没有反驳的机会,她每天都跟着妈妈上下班,妈妈去哪儿她就去哪儿。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