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位大爷从何雨柱家出来,王建君又怀孕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了。
贾张氏目瞪口呆地看着二大妈,好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嘴里嘟囔着:“不会吧,不是说傻柱和他媳妇身体有问题吗,怎么还能怀上孩子呢?
傻柱那个没儿子的命,怎么可能又有孩子……
对,傻柱就是个倒霉蛋,这孩子肯定留不住,肯定是个赔钱货……”
贾张氏越说越起劲,好像在给自己打气。
不过,她这一嗓子,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贾张氏吓得脖子一缩,像只乌龟一样,灰溜溜地往家里跑。
三大妈撇撇嘴,“切,这个贾张氏就是嫉妒别人,人家生孩子关她啥事,是男是女跟她又没关系。”
李婶没好气地说:“自从贾东旭死了,她就看不得邻居家过得好。
她巴不得每家都比她惨,她才高兴呢,她也不想想,就她那副出去偷吃的样子,她家能有好日子过吗。”
二大妈感叹道:“是啊,贾家就靠秦淮茹撑着了。可惜了,这么年轻,一辈子都要在贾家受苦了!”
李婶说:“那能怪谁?怪秦淮茹没本事,没看到人家张秀英都要改嫁了。
张秀英和王老师的那个同事最近走得越来越近了,我看这好事要成了。”
三大妈好奇地问:“他们俩在一起也有段时间了,这是要修成正果了?
这边二婚麻烦不,他们俩怎么处了这么久?”
三大妈还是觉得挺奇怪的,毕竟以前在她那儿,看对眼就结婚了,特别是这种寡妇改嫁,哪有处这么久的。
她一直想问,可没人提这个话题,她也不好意思问。免得别人以为她对寡妇有啥意见。
二大妈眉毛一挑,“二婚有啥麻烦的,你这么一说,我突然就想起来了,他俩都处了快半年了!
一般头婚也就这么长时间,二婚的通常见几面就火速结婚了。
毕竟,二婚就是搭伙过日子嘛,不用订婚啥的,应该很快啊。”
“咦?还真是呢,听二大妈这么讲,都半年多了,难不成是张秀英不愿意,还是他俩散伙了?”
“不可能吧,上周我还瞅见他俩有说有笑地出去呢,看着可不像是不愿意的样儿。”
“那这时间确实有点久了。”
这半年院子里可热闹了,刘海中闹事,然后搬走了,隔壁花园,易中海被抢,贾张氏也被抢。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这些事吸引走了,倒是把张秀英的事给忘得死死的。
有那爱凑热闹的人就说了,“二大妈,要不您抽空去问问?”
二大妈翻了个白眼,这种得罪人的事她才不干呢,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可不光是针对男人,女人也一样。
万一自己家跟张寡妇扯上关系,回头坏了自家名声可咋整?
别看大家平时见到张寡妇还能聊两句,其实都巴不得离她远点呢,这种嫁了人最后夫家都没了的,名声可不太好,少不了被人说克夫啥的。
也就是柱子家那种没老人的,才会想着给寡妇做媒,这种事明摆着是吃力不讨好。
你让寡妇再嫁,万一寡妇没这想法,你这不就坏了人家名声嘛。
好不容易给找了个合适的,要是后面分开了,还不得被人说成是拉皮条的。
虽说王文林那个同事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但他总有出去的时候,谁知道这俩在外面会不会搞出点啥事儿来。
这俩要是成了还好,要是没成,那以后可少不了被人蛐蛐。
要不然,院子里这么多人,咋就没人给张寡妇介绍对象呢?
三大妈一直听着大家的议论,感觉这边和她老家也没啥区别,她也瞧出了二大妈的心思。
于是打圆场道:“哎呀,这些事儿咱们操啥心啊,人家不是还有媒人嘛,咱们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李婶这时候也跟着说道:“就是就是,看他俩关系一直挺不错的,咱们就等着好消息吧!”
等王建君下班回来,院子里好多人都跟她打招呼,一个劲儿地祝贺她怀孕了。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起码表面上都说些好听的。
虽说何家人平时看着很好相处,可谁知道背地里会不会记下这次谁没上前说两句客气话呢。
被记住了,那可就麻烦了。
何雨柱回来,自然也受到了和王建君一样的待遇,许大茂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撇嘴。
易中海一回到院子里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顿时空落落的。
他本来还以为傻柱就这一个闺女呢,在听到王建君不愿意再受生孩子的苦时,还在背地里嘲笑傻柱是个大傻瓜。
还以为傻柱家要绝户了呢,没想到王建君一转眼又怀上了。
这让他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明明说好只要一个闺女的,怎么又要孩子了?
他在心里暗暗祈祷,这次肯定还是个女孩,傻柱家就是绝户的命。
何雨柱才没心思理会院子里大家的想法呢,回到家后就一边吃饭一边和王建君商量起盖房子的事儿。
这次可不能按照上次的计划来盖房子了,地方小了,不能那么干了。
还得琢磨琢磨材料的事儿,毕竟之前那四合院挺不错的,旧的拆下来还能接着用。可这套破院子就不行喽,顶多也就砖瓦还能用,木梁啥的,那可是不小的一笔开销呢。
首先盖前后两趟房子这事儿是定下来了,后面他老丈人和丈母娘过来住,这样方便些。
然后就是每间房子的大小,还有耳房和厢房的事儿。
最后决定还是照何雨柱上次的想法来,把耳房和厢房去掉,现在房子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儿。
把房子盖大一点,院子就空出来了,到时候院子里种点菜或者种点树,养养鸡啥的。
种菜的地也是有讲究的,院子记在王建君名下,按王家一家三口算,最多也就一分地,这还是按最近村里的算法呢。
他们都是城市户口,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养鸡也没那么容易,在九十五号院,那是一大爷杨文江还有王主任好说话,养两只自然没啥问题。
新院子这边的街道办还不知道啥情况呢,会不会不让养,毕竟,有时候院子里开会,杨文江还会跟大家宣传养鸡不卫生啥的。
也就是院子里的人都不介意,不嫌鸡吵,那边的邻居会不会嫌弃还不好说呢,万一事后被举报了,可就是被没收加罚款。
听着何雨柱唠唠叨叨的,王建君忍不住撅起了嘴。
“老公,这么麻烦,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还不如留在这儿呢!
我突然觉得,杨文江当一大爷还挺好的。”
何雨柱乐滋滋地说:“嘿!咱这是搬过去住的,又不是去种地养鸡的,要我说啊,就在院子里种两棵石榴树和枣树。
然后再搭个葡萄架子,夏天能乘凉,秋天还能吃水果。”
王建君眼睛一亮,“那能不能多种点树啊?
比如种几棵桃树,我还蛮喜欢吃桃子的。”
何雨柱赶忙解释:“不行,桃树容易招虫子。你看谁家在家里种桃树呀,寓意可不太好呢!”
王建君好奇地问:“有啥不好的呀?”
何雨柱笑嘻嘻地说:“桃和逃不是一个音嘛,而且,你在家里种桃树,难不成是想给你老公招来更多桃花运?”
王建君不乐意了:“那枣树为啥可以?”
何雨柱言简意赅:“早生贵子呗!”
王建君撅起嘴:“哎呀,你还想让我生啊!”
何雨柱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枣树结的枣多呀。
秋天吃不完,可以做醉枣,还能晒干了,冬天吃,不管是做馒头还是熬粥,都可以加点进去,用处可多了。”
王建君又问:“那石榴树呢?”
何雨柱接着说:“多子多福呀,石榴籽多嘛。”
王建君有点不开心了:“怎么老是说这个呀,就没点别的了。”
何雨柱笑着说:“主要是它耐旱,皮实,好养活。”
王建君提议道:“柿子树咋样?柿柿如意。而且柿子也结得很多,晒成柿子饼也好吃。”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