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听闻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实乃天纵之资!”
惊叹之余,一个念头在这些忠心为国的臣子心中升起:皇四子已然三岁,且如此聪慧,岂能耽搁?
至今还未正式延请名师开蒙,实在是浪费天赋,于礼不合!
于是,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牵头,一份奏请为四皇子卫明渊择师开蒙的奏疏,被郑重其事地呈到了显庆帝的御案前。
面对朝臣们合情合理的奏请,显庆帝卫铮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立刻准奏,甚至没有流露出太多考虑的意思,便在朝堂之上,直接且干脆地拒绝了。
“众爱卿所奏,朕心知之。”
显庆帝高踞龙椅,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然而,四皇子月前方才重病痊愈,元气大伤,眼下正是需要静心休养、固本培元之时。
读书识字,看似简单,实则最耗心神。
朕唯恐过早启蒙,繁重课业熬坏了他本就孱弱的身子,此其一也。”
他目光扫过下方有些错愕的群臣,继续道:“其二,朕亦咨询过太医,皇子体弱,不宜过早劳神。
开蒙之事,关乎一生学识根基,更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若因求成心切,反而损了根基,岂非得不偿失?”
他给出的这两个理由,听起来完全是从一个父亲对幼子健康的担忧出发,合情合理,充满了慈父之心,让人一时无法反驳。
朝臣们面面相觑,虽然觉得陛下爱子之心过于谨慎,但涉及到四皇子孱弱的身体,谁也不敢轻易质疑。
然而,这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却藏着显庆帝一点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心”。
他实在是太享受亲自给儿子启蒙的过程了!
看着那小小的人儿偎在自己怀里,用软糯的声音跟着自己认字,那双酷似宁儿的眼睛里闪烁着领悟的光芒。
那种成就感、那种父子间亲密无间的互动,显庆帝正享受着呢,哪愿意拱手让人。
明渊如此聪慧,一教就会,还时常有惊人之语,教这样的孩子,对他而言是一种无上的乐趣,他私心里恨不得能多独占几年。
“真不愧是我的儿子。”
每当看到小明渊轻松学会他教的东西后,显庆帝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混合着骄傲与得意的暖流,仿佛儿子的聪慧,完全继承并超越了自己。
不过,显庆帝也深知,作为皇子,正式的教育不可或缺,他不能因一己之私长久耽搁。
在驳回了朝臣的即刻开蒙之请后,他话锋一转,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期限。
“众卿之意,朕已明了。
四皇子天资聪颖,朕亦不愿埋没。
待其满四岁,身体更为康健之时,朕自会亲自为其遴选品学兼优、懂得引导之师,正式开蒙讲学。”
得到了陛下明确的承诺,且理由确实是为了皇子身体着想,众臣也不好再强求,只得叩首称是,将此事暂告一段落。
正在凝华宫处理宫务的思宁,听桃枝感叹陛下对小殿下的关心。
思宁却是忍不住笑了笑,桃枝不解。
思宁却没给她解释。
陛下这分明是想独霸“学神”儿子,享受一番“名师出高徒”的快乐!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