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小的还听说,陛下对五皇子疼爱有加,说五皇子眉眼像极了陛下幼时。
殿下,您虽为太子,可这嫡子身份,五皇子也是一样的,您不得不防啊!”
小内侍一副忠心耿耿,为太子殿下思量担忧的表情。
看得小太子唐昭眼神越来越冷。
小内侍不经意看到小太子冰冷神色,只觉得如坠寒渊。
“够了。”
小太子唐昭放下笔,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随即没再理会小内侍,也没有更加动怒,只对身旁的东宫总管淡淡道:“李伴伴,拿下。仔细查查,是谁的手伸得这么长,敢来离间天家骨肉。”
不久后,这事传到了皇帝唐治和皇后耳朵了。
但两人虽然也派人查了,却没有帮助小太子唐昭调查,而是安排人看着他指使手下人任意施为。
看看小家伙对东宫的掌控力有多少。
随后,不过两日,小太子唐昭便使人查清楚了。
小太子唐昭便亲自到甘露殿向父皇回禀。
“……幕后指使是前朝一个不得志的郎中,与废后母家以及已废萧德妃有些牵连,更和二哥有些牵连,想借此搅乱朝局。
儿臣已将所有涉事人等交由内侍省按宫规处置。”
唐治看着年仅八岁却处事果决、条理分明的太子昭儿,眼中满是赞赏。
他拉过小唐昭的手,温声道:“昭儿做得很好。
不过你要记住,暄儿是你的亲弟弟,朕希望你们兄弟和睦,将来你为君,他为臣,或他为屏藩,你坐镇中枢,同心同德,共保大唐江山。”
话虽如此,唐治内心深处却始终记着阿耶与废太子大哥的旧事。
因此,他对嫡次子唐暄虽也疼爱,却在言行举止间更明显地表现出对太子唐昭的看重。
从一开始的赏赐之物,再到嫡次子更长大些后的过问功课,甚至一同用膳的次数,都明显偏向太子唐昭。
思宁更是将这份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太子唐昭来请安时,她屏退左右,拉着长子的手,直视着他的眼睛,语气温柔而郑重告诉他:
“昭儿,你是母后的第一个孩子,是大唐的储君,在母后心中,你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母后爱你,也以你为傲。”
实际行动上,她也确实如此。
即便要照顾年幼的唐暄,她也从未忽略对唐昭的关心。
宫中绣娘送来新制的春衫,她总是先拿起为唐昭做的那件仔细检查针脚、尺寸,亲自为他试穿整理后,才会去看次子的衣裳。
这种细微处的次序,从未颠倒过。
还有就是她仍旧会记得给三个儿女做衣裳,按照长幼有序的顺序缝制。
与此同时,思宁对皇帝唐治的关怀也从未因子女增多而减少。
每年四季,她都会亲手为唐治缝制衣裳,或是绣着龙纹的常服,或是柔软贴身的寝衣。
这夜,她正就着灯火为皇帝唐治缝制一件秋日寝衣,太子唐昭在一旁看书,忍不住道:“母后,这些活计让尚服局去做便是,何须您亲自动手,伤了眼睛。”
思宁抬头,对儿子温柔一笑。
“昭儿,有些心意,不是旁人可以替代的。
你父皇日理万机,母后能为他做的,也就是这些细微之处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