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军报,思宁沉思片刻,道:“命安西都护府加强戒备,但不可轻易出击。
同时传令陇右、河西诸军,严阵以待。”
“母后英明。”唐昭由衷佩服。
接下来的日子里,思宁虽然身体不适,却始终坚守在朝堂之上。
她的沉稳果断,与太子的聪慧睿智相得益彰,使得朝政在皇帝病重期间依然平稳运行。
这日,唐治的风疾稍有好转,召来心腹大臣徐世忌议事。
“英国公,朕卧病这些时日,朝中情况如何?”
徐世忌恭敬回禀:“陛下放心,朝中一切安好。
太子殿下聪慧果决,皇后娘娘沉稳干练,群臣无不心服。”
“哦?”唐治挑眉,“皇后垂帘,可有人非议?”
“起初确有微词,”徐世忌如实道。
“但见皇后娘娘处事公允不说,的确是在认认真真培养太子,并不恋权,且重大决策必请示陛下您,如今朝中已无人异议。”
皇帝唐治满意点头:“皇后确实贤德。”
待徐世忌退下后,唐治对身旁内侍道:“去请皇后和太子。”
不多时,思宁与唐昭来到甘露殿。
见唐治气色好转,二人都露出欣喜之色。
自思宁动了胎气后,皇帝唐治就让皇后最近几天别来照顾他了。
因为朝政还要她帮着操劳,还要她帮着太子。
“陛下今日气色好多了。”思宁柔声道。
唐治拉着思宁的手,带着她在榻边坐下,又招手让太子近前:“这些时日,辛苦你们了。”
“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唐昭恭敬回道。
唐治看着日益成熟的太子,又看看身怀六甲仍坚持理政的皇后宁儿,心中感慨万千。
“宁儿,待朕康复,定要好好奖赏于你。”
思宁浅笑:“臣妾不求奖赏,只愿陛下早日康复,大理江山永固。”
有如此贤后辅佐,有如此出色的继承人,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握着思宁的手,轻声道:“宁儿进宫后,很少出去,就昭儿出生没多久那会儿出去过,但也只是在洛安城里转了转。
这样吧,待你生产后,朕要带你去骊山行宫好生休养。”
思宁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臣妾谢陛下隆恩。”
殿外,春光明媚。
殿内,帝后相视而笑,太子侍立一旁,构成一幅温馨和谐的画卷。
转眼就到了冬日,洛安城被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笼罩,皇宫内外银装素裹,更添几分肃杀寒意。
东宫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十岁的太子唐昭正与几位东宫属官商议年关祭祀事宜。
这时,东宫詹事程四言亲自捧着两封奏折,步履匆匆地走进来,神色凝重地呈给太子唐昭。
“殿下,梁王与许王八百里加急递来的折子,说是听闻陛下龙体欠安,恳请回洛安探望。”
太子唐昭接过奏折,那双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又清澈的眼眸快速扫过内容,唇角便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