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日上中天,郑孝胥拿着一个包袱同郑大和修二出了胡同口,郑大向前去寻人力车一起回客栈。
郑孝胥坐在人力车上,思索着这座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三进四合院,虽不比他昔日沪上海藏楼的精致,却胜在格局方正、维护得当。灰砖灰瓦在晨雾中显得沉稳而庄重,最重要的是价格位置合适。
虽然明日前房主便会搬离宅院,但前房主除了要带走自己的衣物首饰等私人物品外。这宅院就只剩下一应家具,还需重新布置一番。
\"这些物品购置起来相当繁琐,怕是要耽搁不少时日。\"郑孝胥想到此处便皱了皱眉。
随即想到推荐自己购买宅院的房牙子,办事认真可靠。这修二既然能在这北京城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定然对这北京城所有的店铺异常熟悉。
\"为何不找他谈谈话,看他是否能推荐一番靠谱的店铺?″
\"修爷,劳烦您了,在下才能寻到这般称心的宅子。\"郑孝胥转身,向身旁并驱而行的房牙子修二说道。这位身材高挑微胖精明的中年男子,这两日为他选购宅院奔波操劳,着实让他心生好感。
修二搓了搓手,脸上堆满朴实的笑容:\"那是郑老爷眼力好!这院子虽不比贝勒爷私宅精细气派,可宅院的结构方正,砖瓦、房梁都是精心养护。\"
“修某也是实打实的提前寻摸过这些宅院的基本情况,才敢领着郑老爷上门查看。”
“且每到一处宅院,郑老爷都是亲自上手查看,在没有您这般亲力亲为的了。修某跟在郑老爷身后也是受益良多,就说这建筑规格、制式的工艺程序,便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就说那墙上的灰浆了没,还是您清楚其中的门道,除非是您说那是掺了麻刀的,在下还以为那墙是重新加固的呢!用力敲击是那般结实!\"对郑孝胥恭维的说道。
郑孝胥点头,回想着目光扫过规整的院落。两日前初见此宅时,他本对这老庙胡同的宅院将信将疑,毕竟京城的房契买卖水深得很。但这位自称\"修二\"的房牙子着实让他刮目相看——谈价时不含糊,验房时细致,连墙角的一处细微裂缝都直言不讳。
\"价格公道,人更实在。但自己就信奉一条有钱能使鬼推磨。\"郑孝胥从怀中取出一张银票递给修二,\"这次购宅在下十分满意,这是额外的酬劳,虽金额不多你且收着。\"
修二推辞再三才收下,连连拱手道谢:\"郑老爷厚道!这宅子您住着准舒心。就是...原房主明日就搬走,家具摆设虽都留着,但郑老爷初到北京,那宅子的日常用度还得重新置办。\"
\"哦?\"郑孝胥挑眉,\"你且说说,都需要添置些什么?\"
修二掰着手指头细数:\"床笼被罩、锅碗瓢盆自不必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得备齐。您是读书人,笔墨纸砚、书架桌椅怕是也要添置。还有...\"他压低声音,\"虽说现已五月,但这京城的冬天冷,炕床的毡垫、取暖的炭盆也得预备。\"
郑孝胥闻言大笑:\"修二啊修二,你这心思比那账房先生还细!\"他略一沉吟,\"午膳时分了,不如一同去附近酒楼用些饭食,你且推荐几家靠谱的店铺?\"
午后,郑孝胥在悦来客栈特意点了几样京城特色小菜,邀修二同桌。酒过三巡,修二放下筷子,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条:\"郑老爷,这是我这些年来积攒的买卖门路。\"
纸条上密密麻麻记着十几家店铺的名字,每家旁边还标注着\"布匹规矩瓷器保真肉铺新鲜\"等小字。郑孝胥接过细看,不禁赞叹:\"修二兄,你这心得比那《东京梦华录》还详尽!\"
“果然!这些事儿还得寻求这些土着。幸好自己从不吝啬,若是自己带着郑大一一选购物品,怕是没些时日定不下来。反而耽误了到内务府述职。”
\"不敢当不敢当。\"修二憨厚地笑,\"都是在市面上混饭吃,总得知道哪家买卖地道。\"
几人用完午膳,修二便领着郑孝胥穿街走巷。他们先去了前门外\"瑞蚨祥\"布庄,修二帮着郑孝胥挑选了上好的湖绸被面:\"郑老爷,这料子轻薄透气,最适合京城的气候。\"又到\"聚宝斋\"置办了成套的青花瓷餐具,掌柜的见是修二引荐,特意奉上一套精致的茶具相赠。
\"这炭盆可得讲究。\"修二带郑孝胥走进一家老字号的炭铺,\"冬天若用劣质炭,熏得人直流泪。\"他亲自挑选了几筐上好的银骨炭,又配了铜制的镂空炕架。
几人又转至琉璃厂附近的笔墨铺。郑孝胥抚摸着一方徽墨,爱不释手:\"这墨香醇正,定是松烟所制。\"修二在旁笑道:\"郑老爷果然是行家,这家的墨锭在京城都是有名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