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马佳绍英精挑细选出来的干练之才——两名笔贴式专精账目核算,一名姓王,擅珠算;一名姓赵,通晓洋码;两名司匠则分别负责土地丈量和厂房规划,都是实务好手。
他们身着便装,轻装简行,但气质沉稳,一看就是精明干练之人。
"王爷,都准备好了。"管家王福从一旁走来,向载沣行礼,"行李和账目都已装车,随从也都安排妥当。"
"王福,京中一切就拜托你协助福晋了。"载沣低声嘱咐。
管家躬身一礼:"王爷放心,奴才定当谨守职责协助福晋管理王府。天津那边府邸,奴才已派人打点妥当,清丈局也派人知会过了,王爷今日便会抵达天津。"
载沣满意地点头:"很好。我们即刻出发,争取坐火车午时赶到天津。"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醇亲王府。
王府门口一众下人在管家的带领下,恭敬的目送醇亲王一行人离开。
载沣坐在马车里,心想着即将到来的天津之行,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为了皇室的未来,他必须勇往直前。
载沣打开木匣,触手温润,沉甸甸的。
载沣看着内务府昨日送来的京畿土地账目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台阶上稀疏的送行者——为避人耳目,这次出行极为低调,除了王府随从。
清晨五时三刻,北京正阳门火车站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醇亲王载沣身着藏青色暗纹长袍,外罩玄色马褂,头戴一顶圆顶礼帽,站在月台边等候。晨光中,他的身影挺拔而庄重,尽管面容平静,但眉宇间仍能看出一丝凝重。
远处传来汽笛长鸣,一列蒸汽火车缓缓驶入站台,喷吐着白色的蒸汽。载沣整了整衣冠,最后看了一眼北京城的方向,转身登上头等车厢。
车厢内陈设简单却不失雅致。
载沣落座后,两名笔贴式立即呈上准备好的天津地图和账目清单。
载沣展开地图,指尖在天津卫的版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几个被朱笔圈出的地点上:"除却皇庄外这些是皇室在津的主要产业,特别是海河沿岸的几处码头和当铺房产,需要重点核查。"
"此去天津先由两名司匠配合清丈皇庄,你们二人分头行动,分别依据此次会计司所列账目清查皇庄及天津城的产业。"
"皇室所属房产来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则内务府通过工部或民间工匠在商业要地自行建造商铺;二则官员犯罪或欠银时,其房产常被充公。三则内务府通过财政拨款或商人代购获取房产。"
"本来内务府下设官房租库(康熙六十年设立),专责商铺房产的经营与修缮。"
"乾隆年间内务府收入,商业房产经营占比高达20%"
"然而,随着吏治腐败加剧,内务府商铺逐渐沦为权力寻租工具。官房租库账册混乱,商铺空置率飙升,租金收入锐减。"
"宣统三年(1911),内务府年度预算高达1024万两,其中商铺收入不足5%,反而需户部拨款补贴。"
"所以这次关于各处码头以及房产的经营,都要好生查证一番,无论是否经营不善,亦或者欺上瞒下表明实在无法向皇室提供财政资金,将这些产业分别梳理清楚。"
"本王以及皇太后都有意对皇室所属商业产业重新进行规划。"
"奴才谨遵王爷吩咐!"
年长的笔贴式王文韶点头应道:"王爷放心,小的精通珠算,定当仔细核对每一笔账目。"
年轻的赵启明则补充道:"若是对商业进行规划与洋人合作,小的略通英文法文,可以应付。"
"好!"
正说话间,列车员高声宣告:"各位旅客,开往天津的列车即将发车,请各位旅客回到座位上。"
载沣合上地图,目光坚定。
他知道,此行不仅关乎皇室资产的清查与保全,更关乎皇室未来的生计与出路。
火车轮轨的撞击声渐渐规律,北京城的身影在窗外缓缓后退。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载着这位肩负重任的醇亲王,向着天津卫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北方的平原到逐渐出现的河流,载沣的心绪也随之起伏。他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两个时辰后,当列车驶入天津站时,太阳高悬已经为这座北方港口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晖。
站台外,醇亲王府留守天津产业的下人已经等候多时。载沣整了整衣冠,带着随从走下列车,开始了他在天津的使命。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