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漫步诸天的道士> 第365章 不速之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 不速之客(1 / 2)

自打上次酒宴后,胡适和陈仲甫就没再踏过这院门。

钱玄同偶尔接到《新青年》的约稿信,也只是在信上画个圈,转头就埋进注音和释义里。

对满院的语言学家来说,《新华字典》的编写才是眼下的头等大事,其余的琐事,都要往后退。

黄侃为了审定一个“车”字的古音,能熬到后半夜,第二天眼底的青黑浓得化不开;钱玄同校对稿纸时,手指总不自觉地发抖,连握笔都要攥紧些才稳……

眼见这些学者们终日伏案,面色日渐憔悴,太渊不得不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他硬是将众人请到院中,要传授他们一套拳——正是当初在天台山学堂教导孩童的那套【通背拳】。

“练拳?”黄侃第一个挑眉,放下手里的《说文解字注》,语气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那是江湖人的勾当,我们埋首书案,哪有功夫折腾这个?浪费时间。”

钱玄同也跟着点头,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太渊兄,不是我们不愿,只是初稿快成了,多校一页是一页,哪里舍得把时间花在练拳上?”

太渊却不理会众人的推拒,只是说:“诸位若是累垮了身子,这字典怕是要半途而废。且试一次,若觉无益,往后绝不再提。“

拗不过太渊的坚持,众人只得勉强跟着比划。

黄侃虽然不情愿,还是跟着抬手,动作僵硬得像提线木偶,胳膊抬到一半就酸得发抖;钱玄同学得认真,却总跟不上节奏,脚下拌了好几次,还有其他老教授……

太渊不时地帮他们纠正动作要领。

一套拳打完,众人额头都冒了薄汗,却没一个人觉得累。

黄侃活动了下肩膀,惊讶地发现之前紧绷的肩背竟松快了不少,连看稿时发花的眼睛都清亮了些。

“咦?练完浑身通透,好像身体里的浊气都散了?”

“这就对了。”太渊笑道,“这套拳练的时候能活络气血,气血通了,精神自然集中,之后校稿反而效率更高,总比熬到头晕眼花强。”

等大家渐渐适应了,他才在空闲休息时,给众人讲起拳理。

“这套拳法取意《西游记》中混世四猴的传说,分别代表了道家,术数家,兵家,阴阳家的学问道理。虽然是拳法,实则蕴含着修身养性之道”

将学问融入拳法?

众人都感觉挺有意思的。

黄侃闻言,若有所思:“以拳修身,以身养心,以心明理,以理行拳,太渊兄,开创此拳法者,当真可称一代宗师。“

自此,在太渊的带领下,众人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练拳,时间一久,竟然成了北大的一道风景线。

太渊并不指望他们练就什么高深武功,只求能舒筋活络,强身健体,保持精力,不轻易生病即可。

毕竟满院的人里,最年轻的都三十五六了,早就不是能熬夜硬扛的少年郎。

如此过了大半月,众人都感觉精力充沛,工作效率倍增。

但是事情不随人愿。

这过了大半个月,麻烦事上门了。

这天,院中众人正在演练【通背拳】。

经过这些时日的练习,虽然招式相同,但各人拳法中已渐渐显露出不同的神韵。

有的如古松扎根,有的似流云漫卷……

“好神形!阴阳变化,吞云吐雾,纵横来去,食松子,饮露水,蔡公,没想到北大还有精通武术的大师!”

远处突然传来一声赞叹,声音如一条绷紧的丝线,从三百米外的院门口笔直传来,聚而不散,竟有几分千里传音的意味。

这是一种特殊的音,属于密宗真言。

众人收势望去,只见一位气度雍容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三两个随从,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贵气。

钱玄同眉头微皱,低声道:“他怎么来了?“

太渊侧首问道:“德潜兄认识此人?“

钱玄同道:“他现在改名载静云。“

太渊问道:“现在?那从前呢?”

钱玄同嘴角一撇,道,“从前,人家可是监国摄政王。“

太渊顿时了然:“原来是醇亲王。“

这位醇亲王,家中排行第五,也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生父,当然,满清没了,人家的王爵自然也消失了,不过这位在一众满清的遗老遗少里依然地位不低。

黄侃皱眉说:“这家伙来干什么?”

几人走近,蔡孑民介绍说:“太渊先生,德潜先生,季刚先生,这位是载静云载先生,今天是过来谈生意的。”

载静云率先抱拳,姿态从容,道:“诸位先生,在下载静云,幸会。”

人家有礼貌,自己这边自然不能失礼了。

太渊等人也抱拳回礼,语气平淡:“幸会。”

载静云走近了才注意到黄侃、钱玄同等人筋骨稀松,不像是武术有成之人。

可方才远看时,那套拳的神韵不是作假,看来是拳法本身高明,他心里闪过这个念头。

“五爷富贵之人,我们这儿都是些穷书生,”钱玄同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点讥讽,“要谈生意,怕是找错地方了。”

载静云早习惯了他的直白,反倒笑了:“德潜还是这么心直口快。不过作为东道主,让客人在院里站着说话,这应该不是北大的待客之礼吧?”

蔡孑民连忙拉了拉钱玄同的袖子,递了个眼神,钱玄同虽不情愿,还是侧身让开:“请吧。”

众人进屋落座,随从给每人倒上茶。

载静云端着茶杯,目光落在太渊身上:“这位就是太渊先生吧?久仰大名!先前的《汉语拼音方案》我仔细看了,真是惊世之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言语间,有种高高在上的味道,似乎是种习惯。

太渊淡淡说:“过奖了。载先生你今天来谈生意的吧,我们都不是商人,有话不妨直言。”

载静云放下茶杯,身子微微前倾,开门见山:“我听说诸位正在编写字典,这是教化万民的大好事。”

众人看着他,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便静静看着对方,等他继续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