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们也写一个吧。”玉帝展开宣纸,笔尖蘸了些随身携带的墨汁,转头问玄穹的虚影,“你有什么心愿?”
玄穹的虚影愣了愣,随即笑着摇头:“我没什么心愿,五界安稳,陛下安康,就够了。”他顿了顿,看着玉帝手里的笔,又补充道,“若是陛下一定要写,就写‘岁岁七夕,桥畔相伴’吧。”
玉帝的笔尖顿在宣纸上,墨滴在纸上晕开一小片痕迹。他抬头看向玄穹的虚影,对方正望着他笑,眼里的温柔像是要溢出来。玉帝深吸一口气,握着笔的手稳了稳,在宣纸上写下“岁岁七夕,桥畔相伴”八个字。字迹清隽,带着他一贯的沉稳,却又在笔画的末端藏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软。
写完后,玉帝将宣纸折成小船的模样,轻轻放在桥下的水面上。小船顺着水流漂走,很快融入了满湖的荷花灯中,像一颗小小的星子,在波光里闪烁。玄穹的虚影俯身看着那艘纸船,目光追了很远,直到纸船消失在远处的桥洞下,才直起身来。
“这样,就算我们也许了愿了。”玄穹的虚影笑着说。
“嗯。”玉帝点点头,两人重新并肩靠在石栏上,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景象。桥上的游人依旧来来往往,叫卖声、嬉笑声从未停歇,可在他们两人的世界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慢到能听清彼此的呼吸声,慢到能看清水面上每一道波纹的形状。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将水面染成了一片温暖的橘红色。远处的山影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连空气中的水汽都变得暖洋洋的。玄穹的虚影身上的光芒也随着夕阳的西沉,变得越来越淡,原本清晰的轮廓开始有些模糊,像是要被夕阳的光晕融化。
玉帝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只握住了一片虚空。他看着玄穹的虚影,声音有些发颤:“你……要走了?”
玄穹的虚影低头看了看自己渐渐透明的手,又抬头看向玉帝,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时辰快到了,这缕残魂能凝聚到现在,已经是托了归墟封印的力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断桥,扫过湖面,扫过远处的山影,像是要把这人间的七夕牢牢记在心里,“陛下,明年的七夕,若是你还来,记得带上桂花酿,就算我喝不到,闻闻香味也好。”
玉帝的眼眶有些发热,他用力点头,声音沙哑:“好,明年我一定带来,就带瑶池最陈年的那坛,我们还在这断桥上,一起等夕阳西下。”
玄穹的虚影笑了,笑得像当年在桂花树下那样清亮:“一言为定。”
话音刚落,夕阳最后一缕光芒落在了断桥的石栏上,玄穹的虚影身上的光芒彻底消散,化作点点金光,融入了温暖的余晖中。玉帝站在原地,伸出的手还停在半空中,指尖似乎还残留着玄穹虚影的温度,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他笑着问“陛下,今年的桂花酿,你带来了吗”。
桥上的游人依旧喧闹,乌篷船还在水面上缓缓划过,荷花灯顺着水流漂向远方,可桥中央的石栏边,却只剩下玉帝一个人的身影。他望着玄穹虚影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动,直到夕阳彻底沉入远处的山影,湖面渐渐暗了下来,才缓缓收回手。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掌心,那里空荡荡的,却又像是握着什么珍贵的东西。玉帝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下断桥。走在热闹的人群中,他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桂花香——是街边小贩在卖桂花糕,那香味和瑶池的桂花酿一模一样。
玉帝停下脚步,买了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里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和万年前玄穹递给他的那一块,味道分毫不差。他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已经悄悄升了起来,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断桥上,像是为这座桥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明年七夕,我一定带桂花酿来。”玉帝轻声对着月亮说,像是在对玄穹的虚影承诺,又像是在对自己承诺。
他握着手里的桂花糕,慢慢走在江南的夜色里,身后是渐渐安静下来的断桥,身前是亮着灯火的街巷。月光落在他的青布长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像是有人在陪着他,一起走在这人间的七夕夜里。
远处的湖面上,那艘写着“岁岁七夕,桥畔相伴”的纸船还在慢慢漂着,顺着水流,漂向月光深处,也漂向那个有桂花酿、有旧时光的约定里。玉帝知道,明年的七夕,他一定会再来断桥,带着瑶池最陈年的桂花酿,等那道熟悉的虚影,再陪他一起,从夕阳初斜,到月亮升起。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