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书院的风评好坏半参,关系户较多,风纪不好,乡试会试通过率低。
作为雍州郡唯一的民办书院,通过率低说明底蕴差,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可风纪不行,那问题就大了。
“待会到了龙溪,我问问许兄,看他们何时去郡城,到时我也跟着过去瞧瞧。”
魏渠的话刚说完,王宇川就插话,“我也要去。”
魏渠看着他,:“你不参加岁末考了?”
王宇川顿时就焉巴了。
沈淮见状,偷笑了一下,便放下车帘,坐回马车。
临近中午。
龙溪镇的仪仗队在许镇长的带领下,风风火火的赶到镇头路口等候。
许仪章一手抱着小月芽,一手扶着孕肚不怎么明显的沈月。
旁边是陶行简夫妇、陈观夫妇,还有小魏夫子带着一家老小以及学堂的学子。
镇上另外两家私塾的夫子、学生也来了。
很快,不大的路口占满了人。
百姓们看到大家都往镇头路口走,好奇之下一问,得知状元郎归乡,拔腿就往路口走。
不到半个时辰,路口两侧站满了人。
许镇长担心出现踩踏事故,立即安排衙役过去维持秩序。
七月的天气,连树上的知了都热得哇哇叫,大伙儿却一点也不怕,一边摇着草扇一边八卦沈淮。
“来了!来了!”
前方路口突然传来衙役激动的声音,“镇长,状元郎快到了。”
许镇长立即催促乐队,“快快奏乐,用力点。”
人群骚动。
大家一个个伸长脖子的往前方路口看去,只见一名骑手策马奔来。
他的背后插着彩旗,喊声嚷道,“状元郎归乡!”
来了!来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