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奖仪式很高调。
梁听白一出大门,立即被衙役拥上马,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
仪仗队疯狂奏乐。
礼房掌事走在最前头,高声宣扬梁听白的捐款善举。
梁家主想追上去确认儿子的臀部是否无碍,可看到梁听白春风得意的骑着高头大马,神采飞扬的模样,他就知道自己白操心了。
从梁家到嘉奖台,并不远,礼房掌事为了让更多百姓知道,故意绕了两条路。
队伍到达东街的时候,嘉奖台周围已经站满了人。
看到梁听白来了,众人一阵骚动。
气氛组的人适时的喊了一句:梁三少爷大义。
大家纷纷跟着喊起来,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梁听白站在嘉奖台的中央,耳边是百姓们热情的呼喊。
他嗞着一口大白牙,不停的朝众人拱手。
台下的梁家主“……”
逆子高兴坏了。
礼房掌事宣读奖谕内容,然后郑而重之的把奖谕交到梁听白的手上。
“三少爷,您的善举感天动地,为此,知府大人特意写了一首诗以示感谢。”
梁听白瞬间激动。
紧接着,他又听掌事说,“待仪式结束,再转交给三少爷。”
说罢,也不管梁听白如何激动,向众人宣读沈淮做的诗【听白捐堤赋】。
万两银捐筑长堤,水安田稔稻麦肥。
世间多少豪奢客,不及听白一善为。
诗一出,众人拍手叫好,纷纷称赞知府大人好文采。
梁听白兴奋到快要晕掉!
知府大人为他写诗了。
知府大人叫他听白。
知府大人觉得,那些豪客都不及他梁听白一人。
啊!啊!啊!
梁听白激动到失声,直到礼房掌事把诗交到他手上,他才逐渐清醒。
仪式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礼房掌再次说明,善款是用来修筑月亮谷和贝壳坝两处堤坝的。
并强调,修筑的不是一般的堤坝,而是百年之堤。
众人一片哗然。
大家纷纷讨论起来。
与东街的热闹不同,此时,沈淮带着钱同知、吴通判、工房掌事等十几人,来到月亮谷堤坝。
上游泄洪多日,青阳河水位涨了数倍,洪水漫到了两岸的农田。
被淹的都是靠河最近的两侧,水位比平时灌溉的水位高出一截,处于半淹状态。
这种情况下,水稻通常不会被淹死,但会因为根系缺氧,土壤肥力流失而影响生长。
三天之内退水,基本不会影响生长,超过五天,稻苗根系发黑,不仅会影响生长,而且还会减产。
今天恰好是第三天。
可看洪水的架势,似乎短时间内不会退去。
沈淮看着浑浊的河水,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上头的排洪沟如何了?是否还在正常排洪。”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