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彻底燃起来了。
众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边给领奖的同僚喝彩。
各部门都有优秀代表,奖励金额统一为六两,只不过物品奖励,结合了个人情况做了相应调整。
除了粮油布匹,还有生活用品,比如冻疮膏、香膏、陶碗、定制竹筒水杯等。
当然,价格也差不多。
奖金是当场给的,礼品要等到第二天去户房领取。
看着全场沸腾到几乎失控的场面,沈淮觉得很有成就感。
身为知府,不仅是身份,也是一份责任。
真心希望,青阳越来越好。
表彰环节,前前后后总共花了一个多时辰,结束之后,现场依旧火热。
那些得奖的,领奖之后就被部门同僚‘敬酒’,没获奖的,串到别的部门联动,喝酒猜拳。
基层吏员,全体多了两个月工钱,还有粮油、两块布、两壶酒、一套碗筷、十斤肉可拿。
比起以前的苦哈哈,简直不要好太多。
表彰结束,沈淮便回去。
今天的酒不限量,肉也随便吃,机会难得,很多吏员吃到撑,吃到打嗝了才脚步蹒跚的回去。
“这些都是衙里赏的?”
王麻刚回到家,酒劲还没散就听到老娘的惊呼声。
他打了一个酒嗝,“知府大人还赏了我六两呢,有了这笔钱,我明年就可以娶媳妇了。”
“六两?”王母激动的拍着好大儿的脑门,“清醒点,那是六两,不是六文。”
府衙给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六两,完全不敢想。
王麻又打了一个酒嗝,然后从身上掏出一锭银子。
王母的第一反应是,“你从哪里得来的?”
“知府大人赏的。”
王麻靠着门的身体慢慢往下滑,他努力的撑住,又拿出凭证。
王母不识字,但是儿子的名字还有官府的印章是认得的。
这下,她惊得心脏怦怦跳。
“儿啊,你出息,明儿娘就去给知府大人磕一个。”
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王麻家,其他吏员的家人也激动坏了。
今年的赏赉实在太丰厚了。
不止有粮有油有布,还有肉、酒、冻疮膏、咸鱼、饴糖等好物。
比他们过年置办的年货还要丰富得多。
吏员的家人非常感激沈淮,有的老母亲还叮嘱自个儿子好好干,不要辜负知府大人的期望。
翌日上衙,无人迟到。
个个精神焕发,跟吃了大补丸似的,走路带风,连腰杆都挺直了。
“钱大人早啊!”
吴通判开开心心的跟钱同知打招呼,整个人精神抖擞。
精神状态直接拉满。
“钱大人这般开心,可见知府给的赏赉很厚啊。”
吴通判笑着伸出右手,“就这个数。”
五百两。
钱同知同样伸出右手,然后把中间的三根手指压进去。
六百两?
吴通判笑容扩大,“跟着沈大人干,越干越有劲。”
钱同知点头赞同,“为官数载,头一次发觉,现在过的才是日子啊。”
知府大人奖了他八百两呢。
他对吴通判隐瞒了二百。
“我们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两人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
六房主事奖励一百两,三班领头奖励八十两,吏员和杂役,奖励两个月工钱。
米粮油数斤,两块布料,肉类和干货数斤。
吏员表示:我爱上值,府衙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还有两天就放假了,衙里基本没什么事情,大家的状态都比较放松。
年二十七这天,沈淮去作坊跟沈木、沈东杀猪。
“东哥,你不是说你老娘和媳妇要过来青阳过年么,人呢?”
“估摸是听说这边比青萍冷,担心孩子遭不住吧。”沈东叹道,“也不知道我儿子现在怎么样了。”
他离家时,孩子还在喝奶。
当时,老娘和媳妇是不想他来的,却也清楚,不来就错过大好机会。
留在家里也挣不了几个钱,以后孩子大了,按照他们家的情况,是很难供孩子上学堂的。
不如放手一搏。
反正孩子也还小,不如多赚点钱,以后也有能力送他去念书。
沈木也一样,丢老娘和媳妇还有孩子在家,不过他家就四个人,他老娘媳妇都听他的。
自己不一样,老爹上头还有老爹。
若非祖父辈分高,年龄大,在族里有几分颜面,这个机会也轮不到他。
“离家一年多了,估计都记不住你这个爹咯。”沈木开玩笑道。
沈东反击,“说得好像你儿子会记得你一样。”
沈木“……”
你是懂扎心的。
沈东爽了,于是笑着说,“等开春了,我就给家里写信,让我娘带我媳妇和儿子过来。”
沈木,“我娘和我媳妇肯定想来,应该是见你老娘不来,才不敢单独行动。”
沈东点点头,“应该是。”
“你爹要是舍得,把沈南也送来。”沈淮说出自己的想法,“司农所缺人,我打算从族里挑几个塞进去。
即便我日后调走了,他们不再跟着我,有这经验履历,回青萍也能混口饭吃。”
这个问题,沈淮想过。
只有进了衙门做事,才能清楚官场的潜规则,即便没那么多手段,也能锻炼人。
就像爷爷沈七刀,即便后来没能像周家老爷子那样,进衙门做捕快,他也能凭借军中的经历和学到的东西,影响家人和一代。
沈淮记得,送他去学堂念书,是爷爷率先提出来的。
若无他老人家的决策,目标恐怕没那么坚定。
沈东呼吸一滞。
沈木夹菜的手一顿。
其他族人纷纷看了过来。
“你们几个有意愿的,也可以过来试试,具体安排什么位置,得看实际情况来定。”
沈淮怕他们多想,提前言明,“我虽是知府,有能力也有权利安排你们,可若自身没点本事也难长久。
你们好好考虑,觉得自己可以的,年后到谢不二那说一声。”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