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粤语诗鉴赏集> 第361章 《野性与温情的悖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1章 《野性与温情的悖论》(1 / 2)

《狼同草原》(粤语诗)

文/树科

草原度,我哋噈睇到狼嘅时候

会仲估,佢深爱呢片绿草

佢深深嘅爱呢块土地……

唔单止我哋俾佢感动

噈连羊,嘟大唱特唱《羊爱上狼》

难怪哈,嘟见唔到羊咩啦……

《树科诗笺》2025.3.2.穗城珠冮畔

《野性与温情的悖论》

——论《狼同草原》的诗学解构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日益多元化的语境下,树科的粤语诗《狼同草原》以独特的语言形态与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张力的文学样本。这首诗作于 2025 年 3 月 2 日穗城珠江畔,以草原生态为叙事背景,通过狼与羊的关系重构,在看似荒诞的场景中暗藏对现实的隐喻与批判。其文本中粤语方言的运用、意象的陌生化处理,以及叙事结构的巧妙编排,共同构筑起一个充满悖论与矛盾的诗学空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方言叙事:粤语书写的在地性与诗性张力

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语音系统与语法结构赋予诗歌鲜明的地域特色。《狼同草原》开篇 “草原度,我哋噈睇到狼嘅时候”,以极具口语化的粤语表达切入,瞬间将读者带入特定的语言场域。这种方言书写打破了普通话诗歌的常规表达,不仅增强了文本的现实质感,更在语言层面构建起独特的审美距离。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言:“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粤语的使用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在地性,形成了一个仅属于粤语文化圈的经验共同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