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粤语诗鉴赏集> 第672章 《虚实之境与生命之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2章 《虚实之境与生命之思》(1 / 2)

《红红绿绿嘅世界》(粤语诗)

文/树科

空有黑洞,虚冇白洞

仲有虫洞蓝洞灰洞猫耳洞

洞洞鹊桥,洞洞宇宙……

有叶有花,唔定有果

有花有果,唔见咗叶

冇话赤子嘅心,一树火火……

江湖嘅浪啊,有大有细

听唔见嘅,跌咗落嚟

跌咗落嚟嘅……

《树科诗笺》2025.3.25.粤北韶城沙湖畔

《虚实之境与生命之思》

—— 论树科《红红绿绿嘅世界》的诗学建构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领域,粤语诗以其独特的方言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质,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语言景观。树科的《红红绿绿嘅世界》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首诗以粤语为载体,通过奇幻诡谲的意象组合与充满思辨色彩的语言表达,将读者引入一个虚实交织、充满哲学意味的世界。诗歌中蕴含的深邃思考,不仅折射出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认知,更展现出诗歌艺术在解构与重构现实中的无限可能。

一、语言的异域性:粤语方言的诗学张力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的重要一支,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在《红红绿绿嘅世界》中,树科大胆运用粤语方言词汇,如 “仲有”“唔定”“唔见咗” 等,这些词汇不仅赋予诗歌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更在语言层面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语言规范,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张力。

从诗学理论角度来看,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 “陌生化” 理论,强调通过打破人们对常规语言的认知习惯,使对象变得陌生,从而延长感知的过程,增强审美效果。粤语方言在诗歌中的运用,对于非粤语地区的读者而言,便是一种 “陌生化” 的语言体验。例如,“空有黑洞,虚冇白洞” 中的 “冇” 字,相较于普通话中的 “没有”,在发音和字形上都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诗歌语言产生了一种新奇感,吸引读者去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