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粤语诗鉴赏集> 第499章 《粤语诗《臩一臩》现象学解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9章 《粤语诗《臩一臩》现象学解读》(2 / 2)

\"彳亍\"词源可追溯至《说文解字》\"小步也\",在粤语保留的古语素(如\"趯\"表\"跳跃\")中,形成行走伦理学的方言考古。比较谢灵运\"行行即长道\"与本诗,可见古典羁旅与现代漫游的本质差异。

2. 灵识的方言路径

末句\"自然灵识\"的突然升华,实为前文感官经验的禅宗式\"顿悟\"(参照铃木大拙论着)。这种\"突然通透\"(粤语\"通顶\")体验,在现象学层面实现了胡塞尔\"本质直观\"(wesensschau)的方言实践。

结语:潮湿的现代性

该诗通过粤语特有的\"湿音\"(如入声-p\/-t\/-k韵尾)和\"湿义\"(如\"黐\"的黏着语义),构建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南方版本。在抖音短视频解构凝视的当代,《臩一臩》以其方言的肉身性与地理的灵性,为汉语诗歌提供了\"在地超越\"的新范式。

【附:原诗文】

《臩一臩》(粤语诗)

文\/树科

逛逛,企企,行行

有心嚟,冇意趯

冇意向,有心散……

望望,????,睇睇

云黐云撕,山上山下

水沙鱼虾,我啊倒影……

彳彳亍亍,自然灵识……

《树科诗笺》2025.4.6.粤北韶城沙湖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