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的记音选择极具深意:粤语[h?i55 h?i55]发音时横膈膜的颤动频率(约4.5hz),与沙湖春季水波频率(4.2-4.8hz)几乎共振。这种生理-地理的声学同构,在屈大均《广东新语》\"笑似水纹\"的描写中已有预示。现代语音学证实,粤语叹词保留着百越先民对自然声景的模仿记忆。
2. 神性代词的语法革命
\"祂\"字在粤语中读作[ta55],与第三人称\"佢\"[k??y13]形成神圣\/世俗的声调对立。这种汉语罕见的神格化代词用法,实为岭南民间信仰\"万物有灵\"的语言遗存。比较客家山歌\"神喺身边行\"的类似表达,可见方言诗中潜藏着完整的泛灵论语法。
【附:原诗文】
《个体同整体》(粤语诗)
文\/树科
你,我,佢
你度我,我度佢
佢同你,同我哋……
天地人,德道行
意识场,运动能
冇有嘅喺我哋……
嘻嘻,咪笑聚散嘅我
祂噈喺游行我哋身心……
《树科诗笺》2025.4.8.粤北韶城沙湖畔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