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粤语诗鉴赏集> 第511章 《论<太阳画公仔>的粤语诗学与政治隐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1章 《论<太阳画公仔>的粤语诗学与政治隐喻》(1 / 2)

《太阳画公仔》(粤语诗)

文/树科

阿爷嘅超大嘅巨笔

嘟冇画到佢嘅仔侄

画嘅嘟喺国画……

阿爷嘅泼墨,红嘅世界

绿笑嘅山峁啊

仲有嘅嘟喺留白……

阿爷佢嘅大作

有思德愚公人民

冇恶霸神化己己……

《树科诗笺》2025.4.5.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太阳画公仔>的粤语诗学与政治隐喻》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粤语诗《太阳画公仔》以方言的独特质地与隐喻的深邃表达,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张力与思考的艺术空间。这首诗作于 2025 年 4 月 5 日粤北韶城沙湖畔,短短数行,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观照与深刻的价值判断,在粤语方言的韵律与意象的交织中,构建起别具一格的诗歌美学。

一、粤语方言:诗歌语言的在地性与陌生化

诗歌的语言是其灵魂的载体,而方言的运用则赋予诗歌独特的地域色彩与文化韵味。《太阳画公仔》以粤语方言入诗,“阿爷嘅”“嘟冇”“仲有嘅” 等极具岭南特色的词汇,瞬间将读者带入粤语文化的语境之中。方言的使用打破了普通话诗歌语言的常规范式,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正如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粤语方言的运用,让诗歌语言重新获得了鲜活的质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再是机械地认知文字符号,而是真切地感受到语言背后的生活气息与文化底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