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方言入诗并非新鲜事物。古代《诗经》中的 “十五国风”,便是各地民歌的汇集,其中大量运用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现代诗人中,也有许多尝试将方言融入诗歌创作,如韩东、于坚等,他们通过方言的运用,拓展了诗歌的语言边界,使诗歌更具个性和特色。树科的《阴阳嘅我哋》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粤语的独特魅力,为当代诗歌的语言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意象矩阵:光明与黑暗的哲学对话
诗歌中 “光” 与 “黑暗” 的意象构成了核心的意象矩阵,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日出喺光,日落喺床”,简单的十个字,将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日出带来光明,象征着希望、活力与行动;日落陷入黑暗,代表着休息、沉静与未知。这种自然现象的循环,暗示着生命的节奏与规律。
“向日葵啦,夜来香哈”,这组对比鲜明的植物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光明与黑暗的主题。向日葵始终追逐着阳光,是光明与积极向上的象征;夜来香则在夜晚绽放,散发芬芳,代表着黑暗中的美丽与神秘。它们如同人类的两面,既有向往光明、追求美好的一面,也有在黑暗中沉淀、探索的时刻。这种意象的并置,使诗歌摆脱了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展现出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文学史上,“光” 与 “黑暗” 的意象被众多诗人反复运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带来光明,象征着人类对知识和文明的追求;但丁在《神曲》中,通过描写地狱、炼狱和天堂的黑暗与光明,展现了人类灵魂的救赎之旅。树科的《阴阳嘅我哋》在继承这些经典意象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使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三、情感共鸣:集体意识的诗性书写
“我哋大家嘟系咁嘅样”“我哋嘟唔好黑暗”,诗中反复出现的 “我哋”(我们),强调了一种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并非简单的群体认同,而是对人类共同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深刻洞察。面对光明与黑暗,人们有着共同的喜好与恐惧,都向往明亮,厌恶黑暗。这种情感的共鸣,打破了个体之间的界限,使读者在诗歌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个个钟意嘅明亮”,“个个”(个个)一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集体性。它表明对光明的追求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无论是谁,都渴望在光明中看清世界,获得安全感和希望。这种对集体情感的诗性书写,使诗歌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集体意识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指出,集体意识通过共同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将个体凝聚在一起。树科的诗歌通过对集体情感的表达,唤起读者的共鸣,使诗歌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在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这种对共同情感的书写,为人们提供了情感宣泄和心灵慰藉的空间。
四、呼吸隐喻:生命律动的深层揭示
“仲有噈系我哋嘅呼吸 / 呼吸,嘟有方向……” 诗歌结尾处的 “呼吸” 意象,看似突兀,实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层揭示。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它的一呼一吸之间,蕴含着生命的律动与节奏。“嘟有方向” 则赋予呼吸以目的性和方向性,暗示着生命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更是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过程。
从哲学层面来看,呼吸的意象可以与庄子的 “气” 的概念相联系。庄子认为,“通天下一气耳”,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呼吸作为气的进出,体现了人与宇宙的内在联系。树科的诗歌通过呼吸的隐喻,将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宏大叙事相连接,使诗歌具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内涵。
在诗歌创作中,以微小事物隐喻生命本质是常见的手法。例如,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写道:“挺起身来,像是一根蜡烛,在火焰的中心坚定不移,你让自己融化在这火焰之中。” 通过蜡烛的意象,揭示了生命的奉献与燃烧。树科的 “呼吸” 意象同样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生理现象出发,挖掘出生命的深刻意义。
五、诗学价值: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阴阳嘅我哋》在诗学价值上的贡献,在于它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在语言形式上,它继承了古代方言入诗的传统,同时又结合现代诗歌的自由体形式,打破了格律的束缚,使诗歌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意象运用上,它借鉴了经典文学中 “光” 与 “黑暗” 等意象,又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更贴近现代生活。在情感表达上,它既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又强调集体意识,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这种融合创新,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诗歌面临着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与实现创新发展的问题。树科的诗歌表明,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结合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可以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性的优秀作品。
同时,《阴阳嘅我哋》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代诗歌创作方向的思考。在追求形式创新和语言实验的同时,诗歌不应忽视对生命、人性等永恒主题的关注。只有扎根于生活,深入挖掘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诗歌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所述,树科的《阴阳嘅我哋》以其独特的粤语方言表达、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的情感共鸣和新颖的隐喻手法,构建起一个多维的诗学空间。它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织中,揭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现了人类对光明的永恒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歌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记录,更是对人类集体意识的诗性书写,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在当代诗歌的发展进程中,《阴阳嘅我哋》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的道路。
去读读小说网